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
关于汶川地震的作文-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
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又与物体的轻
重有关,接触
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学生: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
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
接触面粗糙
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
上下用木块,
两侧
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生有的教师
也有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
1.
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这个小人在
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
而且特
别听老师的话,
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
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
/p>
小实验: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
鞋子
穿久了,
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
果穿着花纹磨
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2.
体验:
把手放在桌面上,
轻轻往前推;
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
/p>
比较两次手的感
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
< br>
3.
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
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
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
面对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
条形木板上,
用测力计轻轻向右边拉,
矩形框就变形为平行四边
形,
上
面的木块倾向右边,
而下面的木
块还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滑动。
这就说明有一种阻力在阻碍
下面
的木块向右滑动,
这就是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向右拉动让它
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起来,
这个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它是阻碍矩形框向右运动的。
摩擦力的方向与矩
形框相对运
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
边到处都有。
拿起一个物体,
它没有掉下来,
< br>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
上的摩擦力。
(搓搓双手)
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
密不可分的。
这节
课我们就来研究
《运
动与摩擦力》
。<
/p>
(板书课题)
4.
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
动时,
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
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实物演示
:
让这两块木块这样相对滑动,
在两块木块间就有摩擦力产生,
这个摩擦力是
阻碍两块木块发生相对滑动的。
< br>上面的短木块向右滑动,
就会受到下面的长木块对它向左的
摩擦力;下面的长木块向左滑动,就会受到上面的短木块对它向右的摩擦力。
(二)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
演示并讲解:摩擦力的大小是可
以间接测量的„„
(
尽量让文具袋不快不慢按一样的速度前进
)
p>
播放测量摩擦力大小的录像:
用测力计拉着文具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
当文
具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文具袋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桌
< br>面对文具袋的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
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
< br>方向相反。
拉力就等于摩擦
力的大小。
< br>
2.
演示:在同一斜面上放上同一块木块(一面光滑,
另一面粗糙)
,第一次实验木块下
滑而第二次实验却没有下滑。
为什么呢?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在矩形框下面的木块上加上一个重物后匀速直线拉动它,
p>
比较和没加重物拉动时的变形
有什么不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3.
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怎样用它们来验证
我们的猜想呢?这里有两
个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可以采
用对比实验分别来研究。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摩擦力的
大小和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呢?
4.
p>
出示: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记录表。
小组轻声讨论实验方法,
并把
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分
别填在表中。
学生演示并汇报实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
体,
在不同的滑板上拖动相同重物时,
接触面光滑,
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5.
刚才我们只拉着一个空文具袋,
这个摩擦力已经记录下来了,
现在再装上文具,
看看
摩擦力有什么变化?
p>
出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
记录表。
(学习方法同上)
6.
播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动画。
我们已经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了。
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用手指轻轻一推透明胶圈,移动距离很小,换种运动方式变滑动为滚动,移动
距离增大。
(三)拓展应用
< br>1.
利用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
减小
摩擦力。出示自行车刹车装置、拔河、滑雪、拉琴等
12<
/p>
幅图片,你能从这些事例中说出人们
是在减小摩擦,还是利用摩擦
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例子呢?
作业: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记录下来
,写一篇观察报告。
2.
总结:摩
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对
物体的运动有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时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有时又会给我们造成
困难和危险。
我们可以针对摩擦力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危害。
揭示听话玩具小人谜底。
五、教学反思
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
在了解了学生实际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
我对教学
内容进行了适
当的扩展和延伸,
对活动所需材料进行了大胆的改进,
使教学内
容更接近学生
生活实际,
更利于学生的思维、
< br>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的一项教具创作总会引起学生极大
的兴趣和关注,
他们会去模仿,
还可能去创作、
发展。
使用这些材料既经济实惠又能开启学
生的创造
智慧,
让他们觉得科学探究就在我们身边,
会促进他们更留心身
边的生活材料,
引
发观察和思考,
从中
学会发现。
用生活材料做科学探究活动,
其价值远远超出从活动
中获得
的知识,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br>
这节课我花了很多的时间
投入到备课活动中。
包括课件的制作、
教学的设计、
精心准备
的有结构性的材料等。
本课力求突出以学
生为本,
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信息
技术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
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
并提供充分的指导和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p>
关注探究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全面有效地体验
科学探究过程。
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出发,
利用和摩擦力有关的两个不同的小实验导入给
枯燥的内容
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
能很快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
欲望和产生疑问。
我用了两种方法制作
了两个听话的小人。
p>
第一种是把一根铁丝的两端各拧一个孔,
中间再拧一个孔,
使得这三个
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再用一根粗棉
线穿上,
把它放在长度合适的瓶底和瓶盖都打有小孔的
塑料瓶里
。
第二种只是把穿上粗棉线的吸管放进瓶底和瓶盖都打有小孔的塑料瓶里,
再塞进
一纸团,
让吸管始终保持弯曲状态,
把多余的吸管剪去。
这样就做好了听话的瓶子。
原理是:
瓶子里面不是直孔,
是弯曲孔,
绳子一松摩擦力减小,
绳子上的瓶子从弯孔过去;
一拉紧摩<
/p>
擦力增大,瓶子就过不去了。
本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我在演示实验材料的制作上花了太多的心
思。
通过两组演示材料的
组合实验,
我
把抽象的摩擦力的概念转变为更直观形象的不仅可以用手感觉而且可以用眼看
得到的摩擦
力,
为学生的实验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
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起到了启迪学生
思维,
使课堂学习变得
生动有趣,
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达到了提高学生
自主
设计对比实验的成功率。
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p>
让他们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
保持饱满的探究热情。
演示实验材料具体做法是:
(
1
)
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装置组合
一套。用宽
p>
6.5 cm
,厚
1
cm
,底长
48
cm
条形木板与高
21 cm
的条形木
块用铰链连接固定与
一块长
47 cm
的条形木板组成斜面;另一块短木块(一面粗糙另一面光滑)长
23 cm
。
(
2
)
< br>上下用木块(一块粗糙另一块光滑)
,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
板、大理
石块等组合一套。矩形框长
26
cm
,宽
5
cm
,高
13
cm
。把它放在长
47 cm
的条形木
板上(一
面粗糙另一面光滑)
。
布鲁纳曾经指出,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所
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适时引入图、
文、
声、
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简短生动的模拟现象明显、
清晰的实验
过程,
帮助学生观察,
从而弥补学生实验的不足。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
识的
有机结合。
做到用最有效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郁波老师说“
新的学习科学正在改变
传统的对学科的看法”。
联系“真实”问
题进行学习。
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
的活动过程中
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
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和生活经验,
利用相同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的实验装置,
表现出
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利用课件再现
生活中大量的事例图
片来丰富教学内容,
为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
让他
们进一
步认识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同时让他们体会到我
们的研究发现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
真正体现研究成果的价值。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
的成功和喜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
< br>我们要正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精
心设计教学预
案,构建结构性材料,最大限度地开发多媒体功能,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真
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信学生一定会深
切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
也会越来越
喜欢我们的科学课!
那么在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活动也将会开展得更健康、更有效。
六、上课时的部分照片
作者在执教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