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昙花终于怒放阅读答案-月度工作总结怎么写
课
时
计
划
(
学年度第
2
学期)
学
校
任教学科
科
学
任教班级
四
年
级
任教老师
学年度第二学期课时计划
科
目
上
课
时
间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体育
2.27
班级
2
总授课
节数
四年级
32
考试次数
1
每周
节数
时
间
起
讫
3.3
3.10
3.17
3.24
3.31
4.7
4.14
4.21
4.28
5.5
5.12
5.19
5.26
6.2
6.9
6.16
6.23
6.30
7.7
预
定
进
度
p>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
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
连接;
8
、单元练习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
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p>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
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8
、单元练习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营养<
/p>
3
、营养要均衡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
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8
、单元练习
1
、各种各样的岩石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4
、观察、描述矿物
(
一
)<
/p>
;
5
、
观察、
描述矿物
(
二
)
6
、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和我们
8
、单元练习
机动
机动
2.27
3.6
3.13
3.20
3.27
4.3
4.10
4.17
4.24
5.1
5.8
5.15
5.22
5.29
6.5
6.12
6.19
6.26
7.3
期末检测
20
7.10
7.14
结束工作
教
学
计
划
一
.
学情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
p>
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
p>
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
p>
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
p>
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
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
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
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
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
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
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
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
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
习质量。
二
.
教学内容:
“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三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
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
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
生活习惯;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
知识,
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
题;
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
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
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
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
验证自己的假设。
4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
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
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
感;
5
、亲近自然、欣
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
.
p>
教学措施教学措施
1
、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
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
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
、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
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
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
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
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
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
/p>
4
、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
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
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
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
中应耐心引导。
5
、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
其要重视学生在观
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
合理地使用这些信
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
.
课时安排
第一章
电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单元练习
第二章
新的生命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8
、单元练习
第三章
食物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营养
3
、营养要均衡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
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8
、单元练习
第四章
岩石和矿物
1
、各种各样的岩石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 br>4
、观察、描述矿物
(
一
)
;
5
、观察、描述矿物
(
二
)
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和我们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8
、单元练习
教研组意见:
教研组长签名
月
日
教务处意见:
教务主任签名:
月
日
第一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电
单元教材分析
: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
p>
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
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
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
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
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
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
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
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
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
动,过渡到动物
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
识,
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
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
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
/p>
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
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
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
分类和描述,使
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
要意义有进一
步的了解。
单元教学目标:
1
< br>、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
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
生活习惯;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
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 br>
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
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
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
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
验证自己的假设。
4
p>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
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
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
展。
单元教学措施
:
1
、
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
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
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
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
学生的想象混淆。
2
、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
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
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
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
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
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
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并
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
修正,
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
、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
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
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
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
应耐心引导。
5
、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
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
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
、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
做出科学解释。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单元练习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科学概念:
1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教学目标
3
、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
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
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
教学活动过程
1
、引入
设计意图
教学调整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
激
发
学
生
p>
兴
会出现什么?
趣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
头发可能会怎样?
----
头
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
----<
/p>
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p>
学
生
体
验
生
活
中
的
静
电
发现了什么?
----
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现象
<
/p>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
塑料
棒经过摩擦,
产生了静
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
、不一样的电荷
< br>1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
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
< br>)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
----
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
< br>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
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
3
)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
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
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
2
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
一人观察,后互换)
< br>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
都是负电荷)互相排
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
相吸引。
2
、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从而使物体带
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
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
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2
、点亮小灯泡
科学概念:
1
、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 br>
4
、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
、连接简单电路。
2
、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p>
3
、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
、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
、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
1. 5
v
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设计意图
教学调整
习兴趣
通过观察,
画
一画,
< br>了解小
灯泡的结构
当我们
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
激
发
学
生
学
呢?考虑过这
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
、小灯泡的构造
< br>1
)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
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
)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
/p>
)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
)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 br>
2
、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
p>
)小组活动
----
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
办法使小灯泡亮起
学
生
体
验
连
使小
来,用手比划说说
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
接电路,
灯泡亮起
来
流动的方向。
2
)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
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
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
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
----
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
、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
)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
实物图画下来哦。
2
)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
己是怎么想的。
3
)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
)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
、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
,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
<
/p>
而发电厂发出的,
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 br>220V
交流电,
这
对
学
生
进
行
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
安
全
用
电
教
育
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1
、点亮小灯泡
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
导线
电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3
、简单电路
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1
、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
/p>
、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
就组成了一个完整
的电路。
3
、使用
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
、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
2
个、电池盒
1
个、
1
号电池
1
节、导线
4
根、小灯泡
2
个、记录
纸若干,记号笔
1
支。
p>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
< br>、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
把小灯泡点亮。
2
、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
一松手小灯泡
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
、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
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
电
路。
1
、
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
灯座。
2
、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
怎么使用
?
3
、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
示:
(1)
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
大家注意的
?
(2)
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
(3)
导线怎么连
?(
指出弹簧接
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
4
、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设计意图
教学调整
激
发
学
生
寻<
/p>
找
好
的
连
接
方法方法
掌
p>
握
用
现
有
的
器
材
点
亮
小灯泡
p>
5
、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
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
p>
、再提供
1
个小灯泡、
1
个小灯座、
3
根导线,让学生尝
试怎
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
、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
后,再
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
、教师提
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
、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
和一个电池盒,探
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
图。
5
、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
< br>、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
起来吗?
2
、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
步发展。
板书设计
3
、简单电路
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学
生
尝
p>
试
用
多
种
方
法
点
亮小灯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4
、电路出故障了
科学概念:
1
、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
通道
)
。
教学目标
2
、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过程与方法:
1
、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体验科学的检测<
/p>
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 br>每组
2-3
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
、坏的小灯泡、没
教学准备
有剥皮的
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一张
电路检测器的挂图。
教学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1
< br>、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
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
是怎样流动的。
2
、说明:小灯泡发
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回路。
(板书:回路)
3
、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
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
不亮了
?
引出下
面的探究活动。
(
建议:教师可准备多个好的和坏
了的小灯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材料。
)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
1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
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
、引出新的问题
:
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
?
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灯泡坏了;
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说明:这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要给他们一
定的时间,尽
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记录。
)
三、做个电路检测器:
设计意图
教学调整
学生明确
“回
路”
让
学
p>
生
了
解
可
能
出
故
障
的原因。
让
p>
学
生
从
一
般
方
法
检
测
< br>电
路
故
障
引
出
制
作
电
路
检测器,
并学
会
制
作
简
单
的
电
路
检
p>
测
器
1
、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
的电路?
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
/p>
①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
(电池盒两端弹簧
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
电池是否放好了;
小
灯泡拧紧了吗……)
②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
来替换电路中的材
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
2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
器。
(电路检测器做法:把上节课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
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
路检测器。
)
3
、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
、根据教材
10
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
分
(
小灯泡、导线
)
的方法。
(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
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小灯
泡亮了,就
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
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
)
5
、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
)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
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
取出
;
(
2
)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
取出电路检
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
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6
、制定检测计划。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
原因,要边检查边做
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
故障了。
7
、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
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分组汇报。
8
、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
220V
的电路。
< br>9
、拓展: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
板书设计:
4
、电路出故障了
回路
故障
电流中断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灯泡坏了;
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
电路检测器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5
、导体与绝缘体
科学概念:
1
、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
;
有的物质不易导电
,这样的物质叫
做绝缘体
2
、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
、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
、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学会与人合作。
2
、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p>
3
、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
的。
教学重点
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教学难点
明确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教学准备
准备
: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
铅笔、铜丝、铅丝、铝丝
(
易拉罐
)
、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
20<
/p>
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1
< br>、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设计意图
教学调整
引
发
学
生
p>
兴
2
、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
么情况,为什么
?
趣
3
、想办
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
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
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
、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
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
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
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
、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
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
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
做绝缘体。
(板书:导体、
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
/p>
1
、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通
过
学
< br>生
动
手
操
作
了
解
2
、
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绝缘体。
3
、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
是否发光。
4
、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
、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
泡“亮”或“不亮”的
情况记录下来。
6
、得出结论:橡皮是绝缘体。
三、检测
20
种物体的导电性:
1
、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
20
< br>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
通
过
学
生
动
的检测记录”表。
手
实
验
明
确
绝缘体
2
、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
导体、
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
(
活动中,
要关注每组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鼓励他们学会合
作。
)
3
、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
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
、表达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
使小灯泡发亮。
5
、在观
察的基础上对
20
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
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
(说明:
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
体构成复杂
,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
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
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p>
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
体做的。
2
、描述绝
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提醒学生
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
意安全用电。
3
、概括:我们利用导
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
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强
化
p>
安
全
用
电常识
p>
板书设计
5
、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
导电性
绝缘体
安全用电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6
、做个小开关
科学概念:
1
、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
、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
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教学难点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准备
:
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
软木块
(
橡皮
)
一块、
图钉两个、
曲别针
教学准备
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
一节,导线若干,红灯、
绿灯和黄灯各
1
个。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调整
一、观察手电筒:
1
、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
/p>
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
么有些
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
样的?试着标出
电流的路径。
3
、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
和灭的。
(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
示的是电路断开
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
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
?
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
一端通过开关和
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
)
二、做个小开关:
1
、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
重点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p>
2
、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
全班展示交流。
3
、
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
红绿灯的电路。推测一下,什么时
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活动目的: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
4
、如果要在红灯
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的话,应该怎么办
?<
/p>
(方法: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个电路,用
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
)
5
、交流汇报:
(
1
)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
2
)解决了哪些问题?
(
3
)还有哪些问
题没有解决?
(
4
< br>)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
5
)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
有什么区别?
三、延伸与拓展:
通
过
观
p>
察
使
学
生
了
解
手
电筒的构造。<
/p>
尝
试
用
p>
一
个
开
关
控
制
两
个电路。
1
、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
关、活动开关等。
2
、布置
学生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
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
板书设计:
6
、做个小开关
开关
连接或断开电路
导体
绝缘体
做个小开关
控制红绿灯
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7
、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科学概念:
1
、
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
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
/p>
这两点之间就
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
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
、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
并在反复观察和实
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
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勇于挑战、缤密推断的态度。
2
、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准备
:<
/p>
一个电路检测器、两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
(
其中一个只有一组通路,另一
教学准备
个有三组通路
)
、实验记录单
;<
/p>
一节电池
(
配电池盒
)
、一个小灯泡
(
带灯座
)
、导
线几根。
教学活动过程
一、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活动一:关于第一个接线盒的研究
1
、发给每组一个接线盒,观察接线盒外面的四个接线头及
对应的
数字标号
2
、打开盒盖,看到
1
号和
3
号接线头在
盒子的里面是用导线
连接在一起的。
3
、盖上盒盖,讨论:如何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出哪两个接线
头之
间是通路?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断路?
4
、用电路检测器实际检测,看看检测结果是不是和前面观
察到的一样。
活动二:检测、推测第二个接线盒内导线的连接情况
1
、发给每组另外一个接线盒,说明盒子上面的四个接线头
在盒子里面是有导线连接的。不打开盒子,直接用电路检测器来
检验,能知道
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路吗?
2
、学
生先讨论检测顺序,然后再开始检验,并把检验结果
记录在表格中。
1
通
路
断
路
-2
-3
1
-4
1
-3
2
-4
2
-4
3
设计意图
教学调整
了
解
接
线
盒<
/p>
内部构造
尝
p>
试
不
同
的
连接方法
3
、检验完后,根据检验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情况,把
推测结果画在
记录纸上(教材
17
面)
。
4
、各小组汇报推测结果,并讨论哪种推测是合
理的。
5
、打开接线盒,让学生看看
里面到底是怎样连接的。
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活动一: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
、发给每组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小灯泡、一个灯
座和四
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
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2
、启发思考:在不同的两种方法中
,你有什么发现。
3
、学生汇报后,
教师作适当讲解。
(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
的电压是
1.5V
,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
3V
,所以小灯泡会特
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
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
活动二: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 br>1
、发给学生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
池盒和四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
泡都亮起来。看看能有
几种方法。
2
、启发思考:在不同的
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
3
、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
三、拓展活动:看谁的设计最有特色
提供学生若干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计电路,比一比谁
的设计最有特色、最实用。<
/p>
板书设计:
7
、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通路
断路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电路检测器)
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第八课时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
)
,带异种电荷的物体(
)
。
2
、当电池的两端被(
)直接连接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生(
)
。
3
、简单电路的组成有(
)
、
(
)
、
(
)
。
4
、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电路。
5
、我们利用(
)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6
、大多数电器都有(
)
,有些是(
)的,有些是(
)
。
7
、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
)
,然后(
)
,用完后应先(
)
,
后拔(
)
。
二、判断
1
、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会带负电荷。
(
)
2
p>
、
220V
的电是安全的。
(
)
3
、可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
< br>
)
4
、电路检测器实际上就是一根导线。
(
)
5
、绝缘
体可以保护人们的安全,防止触电。
(
)
6
、电灯
的开关一般都是在明处。
(
)
7
、只要
有电池,小灯泡就能发光。
(
)
8
、遇到
雷电的时候可以到大树下避雨。
(
)
三、选择
1
、冬天干燥而寒冷,用手碰金属时常会有触电的感觉,这属于
(
)
A
、静电现象
B
、生物现象
C
、热现象
2
、下列属于节约用电的行为是(
)
A
、电视机不看了仍然开着
B
、家里没有人,电灯全部开着
C
、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3<
/p>
、在检测电路故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检测之前不必切断电源
B
、检测的时候可以随便找一根导线即可检测
C
、检测时应该有
一定的顺序,按顺序检测
4
、下列材料属于绝缘体的是(
)
A
、回形针
B
、钥匙
C
、篮球
5
、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
A
、较亮
B
、较暗
C
、没有变化
6
、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
A
、保护绝缘体
B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
、用湿布清洗开关
7
、两节
1.5v
的电池,两个小灯泡,要使两个小灯
泡同时发光且最亮,
(
)连接最好。
A
、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也串联
B
、两节电池并联,两个小灯泡也并联
C
、两节电池串
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四、简答
1
、安装电池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2
、举例说明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
缘体?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新的生命
单元教材分析<
/p>
: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
实和种子
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
动物如何繁
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本单元包括两部分:第
1
—
p>
5
课是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这部分
p>
的学习是从引导学生观察一棵油菜到一朵油菜花再到一棵油菜花开始,即《油菜花开了》,<
/p>
从对一种花的观察,
发展到对
《各种各样
的花》
的观察,
在观察中也许学生会产生一个问题:
颜色、
形状、
大小、
构造
千差万别,
人们是根据什么把它们统称为花的呢?于是就产生
《
花、
果实和种子》一课,随着活动的展开,探究重点便转移到了果实和种子上了。如果种
子都落
在旁边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活动自然推进到《把种子散播到远处》,那么一粒种
子在自然
环境下又是怎样生长的呢
?学生势必进入
《萌发的种子》
的研究课题,
< br>植物是这样,
动物呢?
第
6
—
p>
7
课是第二部分,
是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繁
殖方式。
通过认识动物的卵、
卵的孵化过程及
< br>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
方式”的科学概念。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 br>2
、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
能产生新
的生命。
3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
、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
用相适应的。
5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
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
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1<
/p>
、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
2
、用适当的形式记录花的变化过程和果实的生长过程。
3
、按一定顺序对雄蕊、雌蕊这样细小的结构进行观察。
4
、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
5
、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动物卵的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p>
、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
2
、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3
、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单元教学措施
:
1
、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只
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
观事
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
、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
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
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
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
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
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
生
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
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
修正,
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
督促和检查。
4
、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
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
应耐心引导。
5
、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
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
息
做出科学解释。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8
、单元练习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油菜花开了
科学概念:
1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
助植物满足自
身的需要。
教学目标
2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
/p>
化。
过程与方法:
1
、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
、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