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
马云教你创业-身边的好人好事作文
教
学
设
计
单
元
名
称
第九课
《对花》
第一课时
教
学
内
容
一、学唱歌曲《对花》并进行歌表演。
二、编创与活动。
三、聆听《对花》
。
一、聆听《对花》感受优美的黄梅戏唱腔,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教
学
目
标
《对花》,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编创歌词。
< br>二、能进行简单的节奏编创,感受强弱节拍,并试着为歌曲演唱伴
奏。
1.黄梅戏《对花》
歌曲《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拍,五声徵调式。全
曲为四乐句组成的两段体结构,本课只选用前面两个典型乐句。第
一段歌词以直观形象的图形谱出现,为学生感受音乐旋律的高低起
到辅助作用。这首曲子用对唱形式演唱较为合适。
第一乐句由主音“
”开始进入,这也
是该曲中最高的一个音,
比较贴切地表现了“神气十足”的问话人形象,旋律基本为下行
,
教
材
分
析
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衔接自然,表现了对话人应答自如的神态:
优美动听:
主
备
教
师
李
怡
最后两小节同第一乐句的后两小节音调基本一致,形成呼应,
结束
时又回到了主音“
”上。整首曲子欢快、活泼,充满生活情
趣。
注:
歌词
“
字
花”
中的
“
”
,
表示吉祥的意思,
读音为
“wàn”
。
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俗称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等。黄梅戏
发源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农村,与鄂东及赣东北的采茶戏同
出一源。黄梅戏的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
再芬、吴亚玲等。代
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徽州女
人》等。
黄梅戏的传统剧目中,小戏如《打
猪草》、《观灯》等多是反
映农民、农村手艺人,以及小商、小贩的生活片段,其生活气
息浓
厚,富有人情味,语言丰富多彩,风趣幽默。大戏如《牛郎织女》
< br>等则以反映家庭、社会伦理道德居多。
《打猪草》是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
后,最早被挖掘整理,并迅
速产生影响的传统剧目。
它是早期演
出中的
“七十二折小戏”
之一。
《打猪草》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
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作品
构制了一个小小的冲突:陶金花碰断了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
成偷
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
< br>偷笋人,于是,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不好向
妈妈交待,哭了
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了笋
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将买盐的钱赔
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
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子,并送她回家。陶金花被金小毛
的行
为所感动,破涕为笑,化怒为友。在俩人回家的路上,有了这段欢
< br>快、淳朴的《对花》。
该曲为
拍,徵调式。句式长短不一,
第一、二、三、四句分
别为10、8、6、11小节。前三句有问话者步步紧逼的感觉,
第四句大量使用衬词来扩充乐句,从而起到平衡全曲结构的作用。
曲子开头以一句典型的黄梅戏音调直接进入,点出主题:
p>
之后以常用的锣鼓点“花四槌”作为唱句之间的连接,引出了
后面的
乐句。
这两首曲子均选自黄梅小戏《打猪草》,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可播放其片段,或其
他小戏片段,帮助学生完成由陌生到了
解,直至喜爱黄梅戏的过程。
教
学
聆听《对花》感受优美的黄梅戏唱
腔,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对
重、难点
花》,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编创歌词。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听唱法、情境法、聆听法、表演法
教
学
准
备
录音机、音乐光盘、电子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常规训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三、聆听《对花》
1
、教师介绍黄梅戏
《打猪草》
的剧情。
2
、初听音乐,让学生完整地聆听全曲,启发学生说一说:这首歌
和你学过的哪首歌相似
?
3
、
复听全曲,
让学生仔细聆听曲中出现的锣鼓点,
并合着音乐
作简单模仿。
四、表演《对花》
1
.完整地聆听歌曲。
2
.歌曲《对花》采用听唱法教学。
3
.教师可以对黄梅戏这个剧种作简单介绍。
< br>
4
.在学会歌曲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编创歌词,让学
生思考填入
各种花的名称演唱,培养学生编唱和表演的兴趣。
5
.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五、
1
.让
学生根据课本中兵器图说出它的使用者。
2
< br>.学生根据提示,用彩笔画出强拍、弱拍,也可自绘不同的图形
来表示。
3
.一部分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如双响筒或用“
弹舌”模仿马蹄声,
为衬词及念白伴奏,其他学生可跟唱(读)歌词。
< br>
第九课
对花
板书
设计
编一编,唱一唱,拍一拍。
七八
岁的
孩
子
喜欢
什么
花?
七八
岁的
(
)
(
)
(
)
(
)
(
)
。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