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doc

温柔似野鬼°
986次浏览
2021年03月03日 04: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金凤瑛)


福建省教育厅文件



闽教基〔

< br>2004



71




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性评价


< /p>


指导意见


(


试行


)


和福建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



评定 指导意见


(


试行


)

的通知




各设区市教育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


建立符合素


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 试制度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



(



[2001]17



)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


制度改革的通知》


(


教基


[2002]26


)


要求,我厅研究制定了《福


建 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性评价指导意见


(


试行


)


》和《福建省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指导意见


(


试行


)




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


合实际


,


制定实施的具体办法


,


并将贯彻情况和经验及时报送我


厅。




福建省教育厅



二○○四年九月一日



主题词:


教育





中小学





评价





通知





抄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4



9


月< /p>


3



印发



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性



评价指导意见(试行)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的目的、

< p>


能、


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直接影 响着课程目标的


实现。


为了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学生 评价体系,


推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2002]26


号)精神,结 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1


、导向性原则。中小学学生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改革要充分体现新课程


理念,突出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有


利于学生了解 自己,发现发展潜能,建立自信,转变学习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


提高教


学实践能力和 水平;


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提高教育质


量。



2


、全面性原则。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


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


的公民素养,


终身学习 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健壮的体魄、


良好的心


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 趣,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的 学科具体评价目标,


应体现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维度的整合

< p>
,


全面落实各项评价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


、发展性原则。发展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应通过评价


的功能、内容、方式方法、主体参与等方面的改革,突显评价的


激励、反 馈、调整和改进功能。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p>


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



要重视结 果,


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主体自我


发展的意识,


让所有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 p>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p>


加强评价双方沟通


互动,建立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 ,促进学生的自


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4


、有效性原则。根据评价内容,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全方位


了解 学生发展情况,


要实现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做到量化评


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p>
纸笔测


验和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生。



5


、可行性原则。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制 定具体


的评价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


避免繁琐和


形式化。



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目标体系



学生 评价目标体系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


个方面。



1


、基础性发展目标



依据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


将基础性发展评价目标

整合为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


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


6


个方面: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


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 p>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


对个人的行为 负责。



学习能力: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 趣,


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


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 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


运 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


独立分


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 创新能力。



交流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 实现目


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 br>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运动与 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


炼健身的能力、

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形成健康的生活


方式。



审美与表现: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


自然、


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具有健康的审美情 趣;


积极参加艺术活动,


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

< br>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 、社会实践


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活动,主动探究,获得体验,具有一定的


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上

< p>
6


项基础性发展目标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要求。


各 地和


中小学校应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


分年段提出具体 的评


价要素。


在实施基础性发展评价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p>


给学生


留有个性发展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兴趣活动


,


促进学生


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2


、学科学习目标


< br>教师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


根据不同


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学科评价目标具体化。



学科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


也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性


发展和个性特 长。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不能截然分


开,


在评价实施 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


体现国家


课程标准对不同 学段的学生在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措施与方法



学 生评价的过程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主要环


节。



(一)形成性评价



1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侧


重对过程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重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


力、获得的进步以及在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目标,


改进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是


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形成积极的态度,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探究


精神,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



2


、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其评价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形成性评价应有机地 融入教学过程中,其方法的设计要注意科


学、易行、活泼、多样,要根据评价的需要灵活 地选择观察、访


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竞赛和展示、作业批阅、测验、成长


记录等方式,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3


、成长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要建立每个学生的


成长记 录档案。


成长记录应能够反映学生基础性发展以及学科学


习的过 程和结果,


成长记录的档案资料可以是多方面的,


如学生


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


文艺活 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


和测验的信息等。



成长记录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现学生的优势 领域。



长记录要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


有选择地使用。


可与学科教学结


合;与学生的品行、兴趣的发 展,习惯的养成结合;与学生的个


性培养结合;


与特殊学生的教 育和培养结合;


还可与班级的管理


工作结合。

< br>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


教师可采取协商的方式 ,



强对学生成长记录收集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明确自我发展目 标,


制订收集计划。


成长记录还应有教师、

同学、


家长的开放性参与,


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



要定期组织成长记录的交流展示。


并将成长记录纳入期末终


结性评价,


使之成为终结性评价的内容 之一。


对成长记录的评定


应注重学生的进步和所付出的努力,< /p>


明确改进的方向。


要通过对


成长记录的回 顾、比较,使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进步,认


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逐步发展自省的


意识和能力。



4


、形成性评价既要注意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


方法的多样,又要有阶段性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和追求形式。



要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激励和目标导向功能,注重质性评价。


要淡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


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前后比较。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加强班集体的目标导向, 鼓励共同进步。



形成性评价中的学科的阶段检测,可根据学生 本人的申请,


给予复测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教师应在再次测

< p>
试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时补缺补漏,以利目标达成。



5


、形成性评价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旨在加强评

< br>价主体间的沟通理解,加强家校联系,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


教育的能力,培养 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升评价的教育价值。


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对自评和互评的目的、< /p>


方法的引导,


教育学生


正确对待自我和他 人,形成良好的评价氛围和同伴关系。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 学期、


学年末或学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


行的全面评价,终结性 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



1


、基础性发 展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教


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

< br>《福建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指导


意见》


,结合实际 ,认真实施。



2


、学科学习目标的终 结性评价是学生发展评价改革的重要


内容。


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 标准提出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结合本


校实际,

< br>整合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三个维度目标 ,制定各学科评价方案。



学科学习目标的终结性评价应改变纸 笔测验的单一方式,



取多样的评价方法。


如:考试(包括书面、口头、实践操作等


多种形式)


、表现性任务、对成长记录的总结评价等。各学科应


根据学科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并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


合。



考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要正确看待 考试的作用,科学地选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要严格依据课 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


不得随意拔高要求。


< br>考试科目单科合格率达到


80%



试命题要体现基础性,


杜绝偏题、


怪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 /p>


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


验的联系,


重视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


的能力。

< br>部分学科可以采取开卷考试、


开闭卷结合或合作考试等


方 式。要增强试题表述方式的亲和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神秘感和 恐惧感。



要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可采用分项、 分步测


试的方式。在部分学科、部分项目,可以让学生选择考试的内容

< br>和形式,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领域、


< /p>


兴趣爱好,


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呈现学习的成果。

< br>


要做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反馈工作,


让学生了解自己对 发展


目标的达成情况,


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和不足,

< p>
获得改进学习的


有效建议。


3


、学期、学年终结性评价的结果以报告单(册)的形式向


学生和家长反馈。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评定、学业成绩评定、兴


趣和特长以及教师评语。



小学生学习成绩采用等级制,


中小学 均不得将学生的考试成


绩排名公布。



评语包括对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和学生学科学习过


程的质性评价。


评语应在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


并与学


生、家 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


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


潜能及不足,


提出明确、


简要的改进意见。




学生在小学、初中毕业时,学校填写《 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


报告单》


,反映学生小学、初中整个学习阶 段的发展情况(可参


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学业


学习情况评定报告单》





四、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组织实施



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学生评价的改革,

加强领导。


各设区市应根据本指导意见,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 况制


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教育厅备案。各县(市、区)应制定实施

细则,报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

< br>、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学习、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


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评 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掌握


基本的评价方法,


同时做好社会宣传工作,


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3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纳入


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加强督导检查。


4


、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开展中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


的研究。要及时组织评价方案、评价方法的经验交流,促进资源


共享,

< br>加快评价改革的步伐。


教研部门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


力,


加强对学校和教师具体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以及考试命题的


指导。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档案的收集与


管理。



学科期末考试及阶段性测试均由学校组织实施,


除省教育厅


认可(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不


得以任何理由组织统一考试。


< /p>


5


、教育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小学学生评价是整


个教育评价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评价、


教师评 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各地和学校在开展学生评价改革的


同时, 应同步进行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的改革。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


开学第一课感想-语句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