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研活动记录(12次)
学舞蹈视频-伤感qq昵称
小学五、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12
次
)
《倾
听鸟语》是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
册选编的,供学生课外阅读用
。选编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扩大阅读量,
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巩固识字,提高阅读能力。
《倾听鸟语》入选诗文,分成
8
p>
组编排,与教科书各组有一定的
联系。如能利用好这本书,学生对单
元模块的学习也就更深入了。
郑彩华老师决定采用让学生做批
注的方法,来利用此书,帮助学
生的学习。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郑老师让学生每天晚上
读五六篇文
章,选择其中的一篇做三处批注。
毛海燕老师决定采用让学生归纳大意的方法,来利用此书,帮助
学生的学习。为
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毛老师让学生每天晚上读五篇文
章,再选择其中一篇写出文章脉络梗
概,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刘畏军和王静娟老师挑选其中的精妙文章,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本次教研组活动,大家讨论很激烈,收获很多。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们学习
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大声诵读、反复吟咏,容易
入情入境,帮助理解;多次默读,可
以集中注意力;读与思结合,加
深理解。不论朗读、默读都可了解课文内容,训练语感,
提高理解和
运用语言的能力。
但近期
,我们教研组的老师都发现班中有一些孩子对课文的朗读
不够重视,布置回家预习读课文
,他不读;早自修时,课代表领着同
学读课文,他静不下心来读……到了高段,新课程的
课文都是既长又
难,而且精读课文也只有两课时,而略读课文更是只有一课时,因此
p>
第
1
页
p>
课堂上教师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在朗读课文上。但对于那些不爱课
外花时间读课文的孩子,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他们上语文课
时就很有可能置身在
云雾之中了,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研组的老师进行了一次研讨
1
、规定孩子在预习时每课必须要读
3
遍以上的课文,注意把字词
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了解大概内容,并请
家长签字;同时,结
合学校的评星制度,设置语文学科中的朗读星;
2
、鼓励孩子每次在预习课文时,可在文本上做一些阅读
批注和用
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br>3
、借助学校下发的《倾听鸟语》一书,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
趣,布置他们每天阅读两篇课文,让孩子在作批注、写内容提要之
中,提高他们
的语文素养
一单习作选择之一是记录你生活中的某种声音,因
为这种声音,
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在了解了习作意图后,老师们认
为这个习作素材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班中习作热
情
不太高,水平比较一般的小朋友,要通过某种声音发挥想象,写出
自己独特的感受,是比
较困难的。于是老师们纷纷想办法解决。王静
娟老师决定自己“发声”,用跺脚、拍手等
形式,让学生感受声音;
郑彩华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回忆“令自己感动的声音
、让
自己感觉愉悦的声音、让自己感觉害怕的声音……”,唤醒学生对声
音的体验;刘畏军老师用了精挑细选的范文,为学生的习作支撑起了
拐杖。
p>
习作后,老师们还进行了相关的讨论。讨论发现,每个班中仍旧<
/p>
有一些学生的习作不到位。分析原因,主要是这些孩子平时不太善于
第
2
页
观察生活,不太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不太会用心地感受大自然所
致。对于这些孩子,
老师们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一颗敏感而丰
富的内心。老师们互相借阅了班中的优秀
习作,读给班上的学生听。
今天,毛海燕老师为学生代购的课
外书《我要做好孩子》到了,
老师们一起谈论了这本书。
p>
《我要做好孩子》中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成绩中等,但机敏、善
良、
正直的女孩子,她为了做个让爸爸妈妈和老师满意的“好孩子”
作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
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向大人们作了许多
“抗争”,……小说艺术地展示了一个小学毕
业生的学校、家庭生
活,成功地塑造了金铃、于胖儿、尚海、杨小丽等小学生和妈妈、爸
爸、邢老师等大人的形象,情节生动,情感真切,语言流畅,富有鲜
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并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们在班中总能看到像金铃这样的孩
子,但是我们却并不
能完全地了解她们的想法。如何利用好这本书,
打开孩子与书本的通道呢?毛海燕老师是
这么做的
她在班级中成立了
6
个书友队,每队选出一个队长。书友队的成
员,每天读两章,每人针对
内容出一个问题,然后由队长汇总之后做
成幻灯片,考考全班同学。每天由一个书友队承
担此项出题工作。
以班级书友队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
情,反馈学生的读书
成效,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可行的。
人教版六上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歌是文学宝
库中的
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
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
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