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
蔡明个人资料-word中如何删除空白页
实用文档
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
/p>
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
第三节
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
第四节
语文课程的实施
*
第一节
概述
一、课程标准的涵义
(一)定义
p>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顾
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
国家课
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朱慕
菊
.
走进新课程
.
北师大出版社
2002.4.51
)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
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
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
和评价建议。
、
(教育部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 br>
(二)内容
按门类制定:
1
p>
.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实用文档
p>
2
.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p>
3
.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三)内涵
1
.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 br>
2
.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
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
3
< br>.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
;
p>
4
.
“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
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
(
课程
)
的开发者
;
5
.<
/p>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
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的特点
1
.揭示语文课程的新内涵
2
.明确语文课程的价值
3
.改变教学目标的体系
4
.树立新的语文教材观
5
.创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6
.重构
新的评价体系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
思考练习题
1.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
价课程的基础。
2.
课程标准应体现
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
、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
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
、
、内容框架,提出
和
建议。
3.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
要求。
4.
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哪些?
实用文档
5.
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
(一)语文课程
1
.语文
2
.语文学科
3.
语文课程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点。
1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学习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
2.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p>
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
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既要凸现其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生命
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
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要注重其工具性,致力于培养学
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学生进
行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终生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各
种能力提升学生的
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
成
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为学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
(
2011
)
实用文档
1.
工具性决定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
学科的基础
2.<
/p>
人文性决定语文课程是正确的观念形成与人格发展的基础
3.
综合性、实践性又决定语文课程
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
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什么是“语文素养”
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
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
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
、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
为有较
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
--
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
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
.为什么提高语文素养
p>
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
度、价
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p>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
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
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
.语文教育的特点
实用文档
2
.如何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
1
)学习
时要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
2
)培养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
(
3
)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是根本
2
.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3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重要途径
4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关键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
什么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以学生
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据,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
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
2.
如何使语文课程开放有活力
p>
(
1
)选用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
2
)形成
形式多样的、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
思考练习
1.
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
实用文档
2.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和发展。
3.
《语文课程标准》
(
2011
)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
能力,提升学生的
。
4.
为什么说语文具有工具性?
5.
语文的人文性指什么?
6.
怎么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7.
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
8.
什么是语文素养?
第三节
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
一、语文课程目标
(一)语文课程目标的涵义
1
.课程目标
p>
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社会对教育对象的总体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完
成规定
的教学内容,使教育对象达到的预期的发展水平和标准。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p>
教学目标是根据社会对教育对象的要求和教育对象本身发展的需要规定的行为目的,是预期的
教育成
果所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3
.语文课程目标
p>
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总体教育目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规定教育对象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二)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
1
.体例
(
p>
1
)九年一贯制
(
p>
2
)三个维度
实用文档
(
p>
3
)五个领域
2
.特点
(
1
)以培
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着眼点
(
p>
2
)突出强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3
)明确
地从过程和方法维度提出学习目标
(
4
)强调
知识和能力
的综合和整合
二、
《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与内容
*
(一)
前五条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
< br>
(二)后
5
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
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
三个纬度的侧重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融和渗透的。
三、
《语文课程标准》中分段目标与
内容
*
(一)阶段目标的总体特点
1
.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年级
1-
2
识字
1600
个
写字
800
个
800
~
能力
学习独立识字
(
原
为
1600
~
< br>(
原
为
1800
)
3-
2500
个
1000
)
1600
个
(
原
为
2000
)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
5-
6
7-
9
3000
个
2500
个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3500
个
原为:
3000
个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实用文档
2
.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3
.明确
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4
.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二)阶段目标的纵向解读
1
.第一学段目标
(
p>
1
)汉语拼音降低要求
(
p>
2
)识字“多认”
“少写”
,强调兴趣和习惯养成
(
3
)阅读
强调积累
写话强调兴趣
(
p>
4
)提出“口语交际”
p>
(
5
)增设综合性学习
2
.第二学段目标
(
p>
1
)强调主动识字习惯的养成和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
(
2
)阅读教学注重人文精神
(
p>
3
)写作教学提倡自由表达
(
p>
4
)口语交际强调言语交际基本技能
(
p>
5
)综合性学习,强调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学语文
< br>
3
.第三学段目标
(
p>
1
)识字写字中强调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体会汉字的优美
(
2
)阅读中强调阅读体验,更强调独立阅读、探究
性阅读
(
3
)习作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
4
)口语交际强调交际中情感态度
(
5
)综合
性学习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阶段目标的横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