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余年寄山水
582次浏览
2021年03月03日 14: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铁竹堂)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每题


2


分,共


12


分)


(



6


题;共


12



)



1.



2


分)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线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有恃无恐


/


两三对峙






吁请< /p>


/


长吁短叹






贞烈


/


箴言







B .


弄权


/


弄巧成拙










咽气


/


狼吞 虎咽






咀嚼


/


含英咀华







C .


和诗


/


和衷共济










塞外


/


茅塞 顿开






纤细


/


纤毫毕见







D .


丧失


/


丧钟














强壮


/


勉强










反间< /p>


/


间不容发







2.



2


分)



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把纤绳深深


/


勒进你的肩搏;


/


——祖国啊!







B .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涡行摸索。







C .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D .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


是你九百六十 万平方的总合。







3.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 .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 要恪尽职守。



C .


我感到高兴和 欣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D .


他爱好现代文学,特别喜欢鲁迅杂文墨守成规的风格。



4.



2


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在初一阶段所学过的课文中,我最喜欢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春》




B .


济南的冬天真得算是个宝地。



C .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不觉加快了脚步。



D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一文,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和启示。



5.



2


分)


(2017


九上·邵阳期中


)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r>模























上,












































。正因为如此,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 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 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


一个是对的④生 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


不灵了



A . ①②⑤③④










1






10





B . ③②④①⑤







C . ⑤③②①④







D . ③②⑤①④







6.



2


分)


(2017


八上·邗江期中


)


下列说法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最后一课》的作者英国作家都德,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 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


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 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


情。



B


.


《回忆我的母亲 》是朱自清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


妇女,是美的典型。



C .


《春望 》


《泊秦淮》


《南乡子



• 京口北古亭怀古》这三首爱国诗篇的作者都是唐代人。



D .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 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言行集。



二、



现代文阅读。

< br>(每题


2


分,共


12

< p>
分)


(



2

< p>
题;共


12



)



7.



6


分)



(2018·天津


)


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小题。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

< p>
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


从事现代生物学、


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 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


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 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成影响。


他们研究了


3700


多种语言,发现


629


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 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


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 ,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


现在干燥或干 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 ,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


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 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 br>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


6000


多年前的原始 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


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 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话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


干燥的气 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


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


9


个声调,而北方人利习


惯了普通话的


4


个声调。



⑤埃弗雷 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


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 br>





2






10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


,有删改)




1




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


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







B .


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







C .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D .


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








2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他们研究了


3700


多种语言,发现< /p>


629


种声调多变的语种。


(列数字)< /p>



B .


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 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举例子)



C .


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


(下定义)



D .


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

< br>(作比较)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②段中划线词“大多”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 .


第③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 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可以删去。



C .


第④段中划线词“它”,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原始印欧语”。



D .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关于语 言形成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成果。



8.



6


分)



(2013·泰安


)


阅读《事物的正 确答案不止一个》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过,这种 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得出如下结


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 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 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


自我压制。不言而喻,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 极


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 的想法。即使他们不


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 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


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


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





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3






10





A .


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B .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C .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D .


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2





这几段文字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 .


举例论证







B .


对比论证







C .


道理论证







D .


比喻论证








3





创造力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经常保持好奇心;探求新思路;产生小的灵感。







B .


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产生小的灵感。







C .


不断积累知识;运用所得的知识;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 .


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



古诗文阅读(每题


2


分,共


14


分)


(



2


题;共


14



)



9.



10


分)



(2017·天津


)


阅读《桃花源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 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 /p>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




1





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 .


阡陌交通交通:运输事业










4






10





C .


咸来问讯咸:都







D .


欣然规往规:计划








2





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 .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 .


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 淳朴、热情。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 . “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10.



4


分)



(2018·滨州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




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四、



诗文默写。

(每空


1


分,共


8


分)


(



1


题;共


8



)



11.



8.0


分)


(2019


八上·澄海期末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________



________



(王绩《野望 》






2



__ ______



________


。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李清照《渔家傲》






3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庭院景色, 描绘出了一幅月光澄碧、竹


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4




把刘祯的《赠从弟(其二)


》一诗默写完整。




________


< p>
________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________

< br>,


________




五、



综合性学习(共


10


分)


(



2


题;共


10


< p>
)






5






10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


质检员工作总结-高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