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吾的组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数线
开考前秘密
试卷类型:
A
二
O
一三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化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
.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36
分)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64
分)
。全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
.考生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
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
.第
I
卷每
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p>
ABCD
)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它答案。答第
II
卷时,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
答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9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水
二氧化碳
A
.干冰升华
B
.
CO
2
溶于水
C
.实验
CO
2
的密度
D
.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
2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物品质、口感的可食用物质,
添加越多越好
B
.为防止骨质疏松,
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
C
.回收废弃塑料不仅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节约资源
D
.基本营养素
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
< br>机盐和水六大类
3
.
201
3
年
5
月
12
日在我市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
为世人展示了一个美丽的东营。
为保护环境,
我
们自身应做到:①不乱扔果皮纸屑、垃圾袋;②在草坪上踏青、野炊;③不浪费水、电、
纸张;
④尽量不买或少买一次性商品;
⑤不随便丢弃废旧电池;
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⑦只坐私家车出行。其中做法正确的
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⑥⑦
C
.①③④⑤⑥
D
.全部
4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和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随意利用,而不需要加以保护
B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要合理开发与利用
C
.怎样利用资源是国家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不需要我
们去关心和学习
D
.废旧金属可以回
收利用,所以金属是可再生资源,金属矿藏可任意开采
5
p>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的是
..
A
.尿素的化学式:
CO(NH
2
)
2
< br>
B
.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8
2
6
C
.铁锈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2
O
3
+ 6HCl = 2FeCl
2
+
3H
2
O
D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Al
2
O
3
6
.你认
为下列观点不正确
的是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
过程无关
B
.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
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C
.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D
.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
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7
.以科学原理
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
新物质
B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D
.
CO
和
CO
2
的元素组成相同,
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
8
.
2020
年
4
月
20
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地震发生后,
“拯救生命是第
一位的”,解决生活用水也是一大难题,新水源找到后
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饮用,感
官性指标的基本要求是不含肉眼可见物,澄清透明;化学指
标中有水源的
pH
和硬度两
项。下列叙
述不正确
的是
...
A
.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因为分子不断
地运动
B
.为达到感官性指标要求,
要对水源进行吸附沉降、过滤、消毒等处理
C
.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硬水,否则为软水
D
.测定
pH
的方法是把
pH
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
pH
试纸上,
再与比色卡对照
9
.
H7N9
禽流感,
使人们谈“禽”色变。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
流感药物
——达菲(
Tamiflu
)
的原料,莽草酸为白色粉末,
熔点
191
℃,气味辛酸,易溶于水,能使紫色的石蕊
试液变红色。右图是莽草酸的结构模型,下
列选项正
确的是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3
A
.莽草酸的化学式为
C
7
H
10
O
5
B
.莽草酸属于酸类化合物
C
.熔点
191
℃,
气味辛酸,易溶于水,属于
莽草酸的物理性质
D
.莽草酸完全燃烧,产物不仅有
CO
2
和
H
2
< br>O
,还可能有
SO
2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4
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35
分)
1
0
.
(
7
分)
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
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
命的恶魔。
请回答下列问题:
(
p>
1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
/p>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
2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
钟。因此,在
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
和爆炸有关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A
B
C
D
E
(
3
)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
头斜向下
(如右图所示)火柴在那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
__
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11
p>
.
(
5
分)
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g
水的烧杯
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p>
1
,加热到
50
℃
时,现象如图
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
图
3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
1<
/p>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p>
。
(
2
)图
2
中甲、乙
两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
。
(
3
)图
3
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_
_
,
P
点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2
.
(
8
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
1
)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
,在“五金”顺序中
把金属
________
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
___________
_
顺序。
(
2
)
铝、
铁、
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
广泛的金属。右图用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_______
,
延展性的是
___________
(
填字母序号)
< br>。
(
3
)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
2
p>
(OH)
2
CO
3
)
,是铜与空气中的氧
气、水和
_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
4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
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
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低于任何一种组成
金属的熔点。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熔点/℃
铜
1083
锌
419.6
锡
231.9
铅
327.5
铋
271.3
镉
320.9
①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
如右图所
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
_________<
/p>
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
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
②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组成,其熔点约为
__________
。
A
.
15
~
30
℃
B
.
60
~
80
℃
C
.
235
~
250
℃
D
.
300
~
320
℃<
/p>
13
.
(
p>
5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
途径。下面
我们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问题做如下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
可溶于水也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采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真的就不能用排
水法收集吗
?
资料一:
文献表明<
/p>
1
体积水要完全溶解于
1
体积二氧化碳,
至少需要约
7
天左右的时间。
如果是
1
天时间,则<
/p>
1
体积水大约只能溶解
1/3
体积左右的二氧化碳。
资料二:对任何气体的收
集,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既可
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
提高被集气体的纯度。
资料三: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
1
)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气体
__________
,你的
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
(
2
)要使实验
室收集二氧化碳达到最优化,你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
__________
____
。
14
.
(
10
分)右图表示
的是物质
A
~
G
相互间的关系
A
B
①
C
G
F
D
E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