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地理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敬老爱老-韩红个人资料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地理高一
(
下
)
期末联考试题
< br>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30
个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
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
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高了
3
℃
。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B
.大气的热力运动
D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
.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C
.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答案】
1
.
D
2
.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原
理的应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
思维的核心
素养。
1
.
甲乙接受了相同的太阳辐射
,
但甲中有土层,
< br>而乙中没有土层
,
即为下垫面不同
,
造成甲乙温度不同说明
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
而不是太阳,故
D
正
确
, ABC
错误。故选
D
。
2
.甲图下垫面为土
层
,
乙图没有土层即为玻璃,而土层相对于玻璃而言对太阳辐射
的吸收能力较强,反射
率较低
,
故温度
较高
,
形成的地面辐射较强
,
故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
,
气温较高,故即为
地面辐射强弱差
异,故
D
正确;由图可
知在保证实验科学性的条件下
,
太阳辐射强弱是一致的,故
p>
A
错误;在保证实验科
学性的条件下
,
大气辐射强弱一致
,
故
B
错误;
在保证实验科学性的条件
下
,
大气吸热强弱一致
,
故
C
错误。
故
选
D
。
B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D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2
.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锋线
L1
的移动速度慢
于
L2
。完成下列各小题。
1
.图中锋线为暖锋的是(
)
A
.
L1
B
.
L2
C
.
L3
D
.
L4
2
.造成锋线
L1
和
L2
移动速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
答案】
1
.
C
2
.
A
【解析】
【分析】
1
.图中
L1L4
位于高压脊线附近,不会形成锋面,
L3L2
地区位于低压槽附近,可以形成锋面,在锋面气旋
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右前方为暖锋,故选
C
。<
/p>
2
.由图中经纬度判断,
L1
位于天山北侧,其南移速度受山地阻挡,南下速度较慢,而
L2
位于东部平原地
区,地形阻力较小,移动速度快
,影响两条锋线移动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故选
A
。
【点睛】
只有气旋
才能形成锋面,高压系统气流为辐散的,不会导致冷暖气团相遇,不能形成锋面,影响移动速度
< br>的因素主要结合图示可以判断,受地形阻挡导致
L1
移动
速度慢。
3
.
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区域之一,过去当地人形容延安
“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
冬,从春种到夏,到秋一场空
”
。
1111
年,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
/p>
“
绿色革命
”
。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B
.海陆位置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地转偏向力
1
.延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
2001
年的
238
< br>天增加到
2017
年的
313<
/p>
天,该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土壤变肥沃
C
.入黄泥沙量减少
B
.植被覆盖率提升
D
.区域水资源增加
2
.黄土高原变绿了,但是成果巩固也变难了。下列关于成果难巩固的原因分析
,正确的是
①气候年际变化大
②植被环境脆弱
③植被单一,生态系统尚未完全形成
④还林、护林积极性降低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答案】
1
.
B
2
.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
.根据材料可知,
1111
年,延安实施退耕
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植被覆盖率提升,改变的是
大气质量,因此延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
2001
年的<
/p>
238
天增加到
2017
年的
313
天,
B
正确;大气质量变化与土壤、水资源、入黄泥沙量没有关系,
ACD
错误。故选
B
。
<
/p>
2
.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年际变化大,降水的季节和
年际变化大,对植被生长不利,①正确;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劣,
< br>植被环境脆弱,
②正确;
人工植树造林使植被单一,
p>
生态系统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黄土高原变绿了,但是成果巩固也变难
了,③正确;国家政策支持还林、护林积极性较高,④错误。
故选
A
。
4
.
下表为我国某地某月连续三天日出日落时间
(
北京时间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
.该地此时节气为(
)
A
.春分前后
C
.秋分前后
2
.该地的经度为(
)
A
.100°E
C
.110°E
3
.此时段内(
)
A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
C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答案】
1
.
A
2
.
B
3
.
B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1
.判断节气可根据昼夜长短时间进行。据材料,第二天的昼长为
19-7=12
,说明可能为春分或秋分。根据
三天的昼夜长短
变化可知,
第二天后,
这三天为昼变长夜变短,
故节气最可能为春分前后,
正确答案选
A
。
2
.经度可根据时间进
行推算,根据上题可知,春分日该地北京时间
7:00
日出,当
地时间为
6:00.
晚于东八
E
的地方时)
1
个小时,故该地所在经度最可能
为
105°
E
。正确答案选
B
。
区(
120°
3
.该题根据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判断即可
。
A.
此时段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
北移,
A
错;
B.
此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B
< br>对;
C.
此时段内,该地正午
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
错;
D.
此时段内,该地昼长逐渐变长,
D
错。
故正确答案为
B
。
【点睛】
B
.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D
.该地昼长逐渐变短
B
.105°E
D
.120°E
B
.夏至前后
D
.冬至前后
5
.
空巢家
庭是指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五成以上。
2016
年
1
月我
国全面实施一
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图
1
示意
不同政策下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
图
2
示意不同政策
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预计到
2040
年,实
施“全面二孩”与“单独二孩”政策相比,
0
~
14
岁人口约增加
A
.
0.2
亿
C
.
1.0
亿
2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带来
A
.空巢家庭迅速增加
C
.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答案】
1
.
B
B
.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
D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
0.7
亿
D
.
1.3
亿
2
.
D
【解析】
1
.实施“全面二孩
2040
年总人口约
15.5
亿,其中
0-14
岁人口比例
是
19%
,人数为
2.945
亿;“单独二
孩” 实施
2040
年总人口约
14
亿,其中
0
-14
岁人口比例是
16%
,人数为<
/p>
2.24
亿;因此
0
~
14
岁人口约
增加了
0.7
亿,
B
正确,
p>
ACD
错误。故选
B
。
2
.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中因
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空巢家庭影
响不大,
A
错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出生率提高,老人数量不会有太大变化,
因此抚养老人的负担不会
加重,
B
错误
;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等因素影响,一定时期内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变的,
C
错误;全面二孩
政策实施,出生率提高,少年儿童比例会提高,可以降低老年
人口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
正确。
故选
D
。
6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要素发生变化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
至发生一系列的变
化。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
.综合性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
互联系的,
某要素发生变化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
这反映了地
理环境的整体
性。
【详解】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
互联系的,某要素发生变化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这反映了地
理环境的整体性,
C
对。综合性、区域性不能体现环境各要素间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特点,
A
、
B<
/p>
错。差异性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不同特点,
D
错。
7
.
杭州到黄山的杭黄高铁将于
2018
年
6
月通车
。
该高铁经过隧道、
桥梁多,
桥隧占全
线的
86.3%
。
下图为该高铁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B
.区域性
C
.整体性
D
.差异性
1
.影响杭黄高铁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
A
.资金
B
.技术
C
.移民
D
.地形
2
.关于该高铁沿线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山和杭州的服务范围一样大
B
.沿线地区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
/p>
C
.安徽省目前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
.旅游是促进黄山市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
【答案】
1
.
D
2
.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因素。
1
.由材料可知,该高铁经过隧道、桥梁多,桥隧占全线的
86.3%
,是由于线路所经地区多为低山丘陵地
区,地形
起伏,不利于高铁施工,故影响的主要是地形因素,
D
对。我国
对高铁投资大,不存在较大的资
金问题,
A
错;我国高铁施工的技术成熟,技术不是最大障碍,
B
错;
移民从所给材料中无法推断出,杭
黄高铁的施工便利了两地之间的联系,移民不是施工障
碍,
C
错。故本题选择
D
。
2
.黄山等级较杭州低
,服务范围小,
A
错;沿线部分地区属于我国中部地区(安徽省
是中部地区)
,部分
属于我国东部地区(浙江省是东部地区)<
/p>
B
错;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并不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p>
阶段,
C
错;旅游是黄山市的主导产业,
是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D
对。故本题选择
D
。
8
.读
“
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
”
,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
)
A
.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C
.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力成本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B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D
.市场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
p>
由材料从其生产流程看,
可知该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进口铁矿石,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实现了降耗减排,
对于劳动力、产量及市场规模没有影响,故选
B
。
9
.通用飞机是指除从事
定期客货运输外的其他民用飞机的总称,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和遥感测
绘等。<
/p>
2015
年,江苏某公司利用美国技术和核心部件,在张家港建立
通用飞机制造基地,据此完成下列
各题。
1
.影响该通用飞机制造基地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
A
.市场与交通
B
.劳动力与市场
C
.科技与交通
D
.原料与劳动力
2
.通用飞机的推广,将有于
(
)
A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B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C
.缩短外出旅行时间
D
.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
1
.
A
2
.
B
【解析】
1
.由材料分析可知,通用飞机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和遥感测绘等,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而中国
通用航空刚刚起步,
因此市场范围较大,
张家港是
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交通便利,故答案选
A
。
2
.通用飞机可以用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和遥感测绘等方方面面,因此通用飞机的推广,将有利于提高<
/p>
公共服务水平。故答案选
B
项。
10
.自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工业发
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完成下面小题。
1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①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
②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
③位于珠江口,水陆交通便利
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
1990
年以前深圳工业产值增长缓
慢,主要原因是
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②劳动力相对不足
③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④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
A
.①②
【
答案】
1
.
B
2
.
D
【解析】
1
.经济特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资,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与气候关系不大,①错误;深圳位
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且位于珠江口,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贸易方便,②③正确;位于珠 江三
角洲的深圳,在建立经济特区之时,科技力量薄弱,④错误。故选
< br>B
。
2
.
1990
年以前,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较小,①正
确;产业转移初期,珠三角产业以劳动密集型
产业为主,依靠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外资,
②③错误,④正确;故选
D
。
11
.
慕尼黑地处德国西南部
,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为适应可
持续发展的需求
,
也为满足都市居
民在
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
在郊区农村实施了
“
绿腰带
”
项目。在慕尼
黑的部分地区
,
尽可能做
到退耕还绿<
/p>
,
构建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群落生态环境组合
,
充分利用大都市所带来的可能性与机会实行
“
直接市场化区
”
与
“
p>
休闲休养区
”,
促进整个郊区农村在休养、
农业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
)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A
.大量可利用的荒地
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
.发达的高速公路网
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2
.德国发展“绿腰带”项目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
.保持农业用地
B
.满足农民文化休闲
C
.美化农村环境
D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3
.在“绿腰带”地区适合种植
(
)
A
.柑橘和水稻
B
.蔬菜和玉米
C
.小麦和鲜花
D
.牧草和马铃薯
< br>【答案】
1
.
B
2
.
A
3
.
D
【解析】
【分析】
1
.由材料可知,绿腰带项目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休闲场所,能够发展的前提应是
市场需求,需要有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发展。故
B
正确。
2
.材料“促进整个郊区
农村在休养、农业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
说明“绿腰带
”项目主要为保持
农业用地,故
A
正确
、
D
错误。
“
为满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在郊区农村实施了
“绿腰带”项目<
/p>
”
显示发展“绿腰带”项目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休闲,故<
/p>
B
、
C
错误。<
/p>
3
.德国南部是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
7
月
14
~<
/p>
19
℃
,
1
p>
月-
5
~
1
℃。年降水量
500-1000
毫米,比较适
合
马铃薯、甜菜的种植,德国北部是是海洋性气候,有众多的平原和海洋气候,非常适合
发展畜牧业。所以
德国的南部种植业,主要有马铃薯、甜菜等,德国的北部主要发展畜牧
业。故
D
正确。
12
.有关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
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
B
.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C
.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搬运地貌
D
.河流地貌只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河流地貌主要由河流作用形
成,为外力作用,
A
不对,
B
对。河流地貌包括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侵蚀作
用有
“V”
和
“U”
型谷、瀑布等;堆
积作用有三角洲(河口)
、河漫滩(中下游)
、冲积扇(出山口
)
,它们是
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
CD
不对。故选
B
。
【点睛】
抓住河流侵蚀地貌的分布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分布进行解答。
13
.
2018
年
10
月
23
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总长约
55
公里的港
珠澳大桥,
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使两
岸的陆路通行时间从
3
小时
缩短至
p>
45
分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对港珠澳大桥选线影响较小的是
A
.海底地质构造
C
.港澳人口总量
B
.海水运动规律
D
.两岸港口位置
< br>2
.大桥建成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
.促进港澳地区工业的发展
C
.节约通行时间降低环境污染
p>
【答案】
1
.
C
2
.
D
【解析】
【分析】
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及意义。
1
.任何工程的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因素就是地形地质的建设,尤其是跨海大桥更需要
考虑海洋的水文水质
情况,桥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沟通了桥梁两岸的交流,所以要考虑两
岸港口的位置,海底地质构造、海水
运动规律、两岸港口位置都会影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
ABD
正确,港珠澳大桥选线不会受港澳人口总量的
影响。所以选
C
。
<
/p>
2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将港珠
澳三个地区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促
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跟扩大行政职能无关,有利于
节约通行时间,并不能直接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促进
港澳地区经济的快速交流,交通便
利,不能直接促进港澳地区工业的发展。正确答案选
D
,
ABC
错误。
【点睛】
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
、投资最多、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深远。将是世
界最长的跨
海大桥,对香港、澳门、珠海经济社会一体化起了重要作用。工程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只需
B
.扩大珠海的行政职能
D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半小时,粤港澳三地将紧密连接在一起,这样既利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与融合,巩固和提升香港 国际
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促进港珠澳三地经济共同发展。港珠澳大桥
的建成将带来港澳珠
产业的互动和新的合作领域的形成,大大改善人员、生产资料的流动
效率。交通快捷、成本减少和时间缩
短都将使珠海与港澳联系加深,利于珠港澳三地优势
互补。有利提升珠三角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创
造良好条件。可以完善已有合作
p>
拓展新合作领域。
14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下图)
,完成下
面小题。
1
.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2
.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A
.①②⑤
C
.②③④
【答案】
1
.
A
2
.
C
【解析】
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该产业链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
资源充分利用等,减少了废弃物排放,节约的资源,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A
正确,
BCD
错误。<
/p>
故选
A
。
p>
2
.注意题意是生态效益,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⑤促进
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
于经济效益而不属于生态效益;②废弃物资源化,减
少环境污染,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④果
B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B
.公平性原则
D
.效益最优化原则
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些属于农业生态园的生态效益。②③④正确,
C<
/p>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
15
.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p>
,城市建设将强调优植、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
绿地等
“
绿色
”
措施
来组织排水,
以
“
慢排缓释
”
和
“
源头分散
”
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读海绵城市
规划图。
完成下面小题。
< br>1
.目前中国已有
130
多个城
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图中海绵城市规划方案最适合的城市是
A
.西安
B
.北京
C
.哈尔滨
D
.长沙
2
.图中规划可
( )
A
.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C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1
.
D
2
.
C
【解析】
1
.从“海绵城市”规划图中可以看岀,自然植被有常绿阔叶林。四城市中长沙最适合该海绵城市规划方
案。北京西安及哈尔滨都位于温带地区,不适宜常绿阔叶林生长,故选
D<
/p>
。
2
.图中规
划绿地增多,不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可缓解城市淡水紧张,但不能解决淡水短缺;绿地面积
增加,生物多样性可能增加,有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故选
C
。
16
.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
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
路。<
/p>
K1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
K2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B
.解决城市淡水短缺
D
.保持生物多样性不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
.
p>
K2
线
B
.
AC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