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公证委托书-下巴突出
《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名称: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
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研究
二、课题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化是一个
历史过程,
其目标是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其中“人
”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和先决条件。
学校现代化建设是学校以现代教育思想
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
心,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原理对学校教育机制运行过程进行整体
改
革,以便实现有层次的设计和进行综合性改革的过程。其主要内涵
为:学校现代化建设研究重视学校特色建设,即坚持“以校为本”
的原则,从实际出
发,发挥本校办学优势,创办学校教育特色;学
校现代化建设重视学校科学发展,
即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
规律,寻找学校改革的最佳方案以达到
预期的目标和产生尽可能大
的效果;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
专业素养提高,办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实验学校。
人的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学校的发展而言,教师队伍
素质化,
课程体系校本化无疑是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两大抓手。
而教师是所有教育因素中最活跃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推进区域
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必须努力做到国家课程素质
化、地方课
程精品化、学校课程特色化。而构建学校校本化课程体系常以开发
1
校本课程为突破口。
校本课程开发强
调学校作为开发的基础和主体。
一方面体现了
校本课程开发要依
据学校的具体特点和条件,
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
特长的要求。另
一方面也表明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管理权力的一
种分割。使学校拥有了更为自由的自我
开发和自我完善的发展空
间。其次,校本课程开发真实地体现了“人本”思想,强调以教
师
和学生为主体。国家课程因其基础性和统一性,难以顾及学校和学
生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又因其规定性,使这种课程对教师而言成为
一种“接受性”课
程,教师变成了简单的“传递”知识的“工具”
。
校本课程开发
以学生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发展实际,尊重教师的
开发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它也促
使教师从“教学”定位向“教
学
—
研究
”角色转换,为教师潜力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
空间,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第三,校本课程开发倡导民
主原则。以此积聚各方意见和力量,形成开发合力与和
谐气氛,激
发开发潜力。第四,校本课程开发属“解决问题型”开发,是一个
开放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
,它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
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变化的情景,增强学校主动变革
的机制
和能力。
珠江路小学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学校的科技教育不能
局限在
科学类的国家课程和科学类课外活动的范围,
它应该是一
个以科学
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教育活动,
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
养为目标的
素质教育。学校将科技教育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拓宽
2
学生的发展空间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形成浑然一
体的稳定的学校特色文化。
为此,我们提出《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
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
.教育现代化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是指导当代中国教育事业
发展的强大理论
武器:
“面向现代化”是指中国教育应在服务于社
会、经济、文
化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胡锦涛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
、育人
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
/p>
,确保到
2020
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
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
资源强国行列。
2
.多元智能理论
< br>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一种积极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理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类型,适
当的教育和训练能
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的水平。因此,
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的各种智能的
基础上,
为学生创造多种
展现各种智能的机会。激发学生潜在的
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
个性。
3
同时,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因材施
教。因为每个人的智能各不相
同,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方式方法来教学,新的教学观要求要
根据教
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生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
和创设能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评价
方面要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主
的评价观,代之以多渠道、多形式
、多维度、发展性、即时性的多
元评价,强调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对学
生的创新
意识、生活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
/p>
国家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阶段性,
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好
充分的准备,要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开展课程建设研究对国家课
程理
论的完善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对本课题的
研
究,探索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特色化理论和规律,为我校和本
区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提
供理论指导依据。
。
2.
学校是实施课程的基本单位,是课程改革实践的载体,对于
学校而言,课程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本课题研究从
学校的实际出发,从一所学校的层面通过对课程设
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及
课程评价等诸方面进行实践
性研究,力求实现学校内部要素的优化组合,产生高效能的运
作,
达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教育
< br>现代化的具体操作途径和方式。该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同时研究内容具
操作性、示范性,是一项理论上构建、实践中完善
4
的课题研究,将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三、概念界定
1
.现代化学校:是指具有时代性、不断丰富发展的教育思想,
有时代性和开放的教育
环境,有综合性、发展性、个性化和弹性化
的教育课程,有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形式
和手段,实施开放、
民主的管理,普遍采用最新信息和技术的学校。
2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概念,是
学校
在国家和地方课程政策指导下,
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开
发和实
施,并能够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课程。
3.
校本课程开发
,
又叫学校
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
新,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
本校学生
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
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持
续的、动态
的课程开发过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
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
课程开发策略,
是课程决策权力
的重新分配。
< br>
4.
科技教育:以培养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为目标,
使他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
能,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了解、体会和逐步树立科学观念、
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科学价值,从而继续学习,为终身发展和服
务社会打好基础。
四、课题研究目标
5
(一)构建现代化学校校本课程
体系,为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
课程提供有力支撑
本课题研究的直接目标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下,根据本校的培
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特别是学生多元发展的
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多样的
校本课程;建设具有我校
特色的、有实践意义的、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新的人才培养目
标
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
.培养人格健全、特长明显、个性突出的时代青少年。研究
的最根本目的是建设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新课程体系,
为培养适
应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2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
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形成一
支
拥有现代化教育理念,具较高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研究型教师队
伍。
3
.体现学校特色,打造学
校品牌。努力吸收学生家长或社会
人士参与课程开发,丰富课程资源。建成一所具一流教
育设施、一
流教师队伍、一流教育管理、一流教育质量的现代化学校。通过此
项课程研究,我们全面树立新的课程观,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
变化,教
育教学方法、方式的多样化和教育手段的最优化,教育教
学质量得到革命性的提升,学校
整体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操作策略和管理、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