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

别妄想泡我
931次浏览
2021年03月03日 16: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异类觉醒)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


-< /p>


历史论文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








董世华







[


摘要


]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肇始于民族寄宿 制中小学,缘于民族地区特殊的


自然条件,


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 局调整推进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


形式。


目前,< /p>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凸显,


寄宿制教育再次受到了社会的


热切关注。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路径显示: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呈现出明


显的阶段性,


每一阶段 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与深刻的社会背景。


深入分


析发现 :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工具价值明显,


工具价值取 向使其具


备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阻碍了育人优势的发挥。







[


关键词



]


农村寄宿制学校;历史沿革;发展动因







[


作者简介


]


董世 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


方向:教育经济与财政,农村 教育(贵阳


550004








*


本文系


2013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西部农


村寄宿制小学功能定位及实现 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10JZD0036




2012



贵州省教育改革 发展研究十大招标课题“贵州农村边远山区小学寄宿制教育研


究”及

2012


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肇始于民族寄宿制中小学,


伴随着农村中小 学布局调整


推进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


目前 ,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


题的凸显,寄宿制教育再次成为社会 关注的热点。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 br>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中明确提出:


“加快农 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科学地构建 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机制,


必须建立




在对寄宿制教育历史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本文旨在考察农村寄 宿制学校的发展


历程和背景,为重构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机制提供经验借鉴。

< p>






一、我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历史沿革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至今,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不同历史时期寄


宿制学校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归纳起来,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历程大致可以


分为四个阶段:







(一)


1949-1978


年: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反反复复”







建国伊 始,


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教育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改 变基


础教育严重滞后的现状成为建国之初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


质是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为此,


各级政府不断探索适合少数民


族地区特殊自然条件的办学 模式,


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半读制小学、


马背小

< p>
学(巡回小学)


、简易小学、帐篷小学、小规模寄宿小学和山村走读小学等 形式。


20


世纪


70

< br>年代末期以前,


我国政治活动频繁,


教育发展按照政治逻 辑展开,



族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也随之起落不定。







20


世纪


5 0


年代初期,


四川省藏、


彝族地区就专 设有民族寄宿制小学,


这类


学校大多设.立在乡村,一般由国家 (或地方政府和社队集体负担一部分)供给


吃住,


是新中国成立 以后最早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但是,


由于当时经济水平难以


支持这种全免费教育,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


50


年代中期这种寄宿制学校


就停止了招生。


同一时期,


新疆自治区政府为了解决部分地区上学远问题,


在塔

< p>
什库尔干、


乌恰等县牧区也创办了全部由国家供给食宿的小学。

< p>
由于对牧区教育


规律缺乏科学的总结,


认识不深,


对这种办学形式未加提倡和推广,


也没有把它

< br>发展完善,


以致自生自灭,


在“文革”前已基本消失。< /p>


云南雄楚彝族自治州


1957




年以前也曾经举办过


20

< p>
所寄宿制民族小学,


“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了。


1965


年,


青海省牧区寄宿制小学已有


110


所,


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达


51 00


余人。


但是,


十年动乱期间,


刚刚兴起的民族寄宿制小学被扣上“三脱离”的帽子,


大批被砍


掉,代之以牧读小学。其间,广大群众、教师、干部顶住“四人帮”的压力,积


极恢复被砍掉的民族寄宿制小学,民族寄宿制小学在艰难中前行。







总之,


新中国成立之初,


各少数民族地区因 地制宜举办寄宿制学校,


一度适


应了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的现状。


但是,


由于国民经济处于刚刚复苏时期,


中央财


政只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地区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的建设。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


到来,寄宿制学校学生便被视为脱离实际、脱离劳动、脱离政治 而被否决了。这


一时期,一切社会活动都按照政治逻辑展开,民族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治 问题,


牧区、


山区的自然条件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入学带来了 极大闲难,


作为一个刚


刚建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是必然的。


这一时期,


为了解决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入学的寄宿制办学形式,


迎合了民众的需要,


但是没有强大的


经济做支撑,


在政治风 暴来临时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虽然如此,


经过建国初


期到


20


世纪


80< /p>


年代以前的“反反复复”,政府和学生家庭逐渐认识了农村寄


宿制 学校的优势,


这也为拨乱反正以后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全国农村大发展奠定了


基础。







(二)


1 978-1986


年:省级政府主导下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兴起







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及时进行“拨乱反正”, 纠正“文


革”期间的错误。


20


世纪< /p>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期,少数民族地区不断恢复和


新建寄宿制民族中小学,


出现了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同时,


许多相关


的政策文件得以


m


台,既是对寄宿制办学形式的 肯定,也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1980



10



9


日 ,教育部、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


中重新提出:“特别要大力办好 一批寄宿制学校,采取由国家管住、管吃、管穿


的办法。对这些民族中小学,在经费上要 给予必要的照顾,调配较好的教师,校


舍和教学设备也要好一些。


”这一文件出台掀开了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


的新篇章,


原来时办时停的寄宿制学校得到第一次空前大发展。


新疆地区从


1984


年开始,寄宿制学校继续稳步发展(见表


1










1983


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从国家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中,拨出 专款,在


民族贫困山区举办


3000


所 寄宿制小学。


青海省大力恢复和新建公办寄宿制中小


学,



1986


年,


牧区 和偏远分散地区共恢复新建了公办寄宿制小学


667


所,


使


全区寄宿的小学生达到


63365


人,


寄宿中学生


93614

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举


办寄宿制民族高小班和初中班的形 式,


实行寄宿制。


1984



1985


年,


自治区政


府在


10


个民族县和


10


个老、边、穷县举办


40


个民族高小班和

< p>
30


个民族初中


班。宁夏回族自治区


1980


年、


1981


年两 年陆续兴办了寄宿制民族中小学


72


所,在校学生达

< p>
6400


余人。甘肃省教育厅于


1984


年至


1986


年间,共拨专款

< br>754


万元,新建寄宿制民族中学


5

所,改建寄宿制小学


49


所,到


1 986


年,民


族地区的寄宿制小学已由


1983


年的


23


所发展到

< p>
75


所,


在校学生增加到


7365




人;寄宿制中学增加到< /p>


9


所,在校人数达


1679


人。







1986


年以前,由于国家把普及初等教育作为发展基础教育的目标,普及初


等教育的难点在民族 地区,


因此,


这一阶段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的重点在寄宿制小


学。为了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整个


80


年 代兴办寄宿制学校给我们留下了宝贵


的经验。


在经济基础十分薄 弱的情况下,


各省拨出大量专款用于寄宿制民族中小


学的建设, 与此同时,还对寄宿生实行免费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安排生活老师,


无微不至地照顾寄宿 制学校学生,


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暖,


因而大大提高了学龄


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如今争论激烈的低龄儿童寄宿问题其实早就 出现过,



实证明,


只要遵循寄宿制学 校特点,


将学习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很多问题是

< p>
可以避免的。


20


世纪


8 0


年代民族地区大规模地举办寄宿制学校的经验值得我们


思考。







(三)


1987-2007


年:国家主导下的寄宿制办学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开








20


世纪


80< /p>


年代中后期开始,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转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普九”的难点仍然是老、


少、


边、


穷地区,


绝大部分属于民族地区。


这一阶段,


寄宿制学校的办学形式除了继续承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重任之外,


开始被部分农


村地区自发地采纳。


这一时期,


民族寄宿制中小学进一步发展,


寄宿制办学形式


在全国 农村逐步推开。







1


.普九 初期(


1987-2000


年)


:民族 寄宿制中小学进一步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国家继续在少数民族 边远山区、


牧区兴办大批寄宿


制、


半寄 宿制民族中小学,


坚持“以集中为主、


公办为主、


全日制为主”的方针。


1992


年,国家教委、国家 民委在《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


提出:


“人 口稀少、


居住分散的地方或经常流动的牧区,


学校的布局要相对 集中,




从一定年级起举办寄宿制学 校。


”这一文件给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寄宿制学校,


< p>
及义务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政策依据。截止


1993


年,全国


18


个省、自


治区共 举办寄宿制民族中小学


6000


多所(班)

,在校学生近


100


万人。这批学


校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的骨干学校,


对于提高民族地区的入学率、


巩固率和毕业率,


促进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1994


年,甘肃省已建成寄宿制小学


99


所,寄宿制中学


9


所,使民族地区


“县县有寄宿制中学,


90%


的牧业乡有寄 宿制小学”。


1996


年,湖南省民族地


区(含散居民族乡)共建成寄宿制中心小学


609


所,在寄宿 制中心小学就读的


小学生占民族地区小学生总数的


40%


,其中五、六年级学生占


80%


,距校


5



里以外的高年级小学生全部住校就读,寄 宿生人数达


11


万。


1996


年,四川西


部民族自治地方三类寄宿制中小学达到


967


所,寄宿制在校生


88739


人,占中


小学民族学生总数的


24.19%

。到


1999


年,四川省民族自治地区寄宿制小学共



901


所,学生


8 9200


人,寄宿制初中达


136


所, 学生


26000


人,寄宿制中


小学占中 小学民族学生总数的


29.90%








从《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


2000


年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普九”任


务,


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 /p>


作为“普九”工作的重心和薄弱环节,


民族地区义务


教育学校由于历史欠账太多,


需要更多的投入。


各地 在“普九”过程中,


都把薄


弱学校的改造、

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结合起来,


使得寄

宿制学校得以进一步发展。


其价值已经超越了解决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


问题,


民族地区已经开始把寄宿制办学模式作为解决农村教育的手段 ,


全国各地


已经开始自发地把这种办学形式应用到解决农村义务 教育问题上。


20


世纪


90

< p>
年代在人口自然减少和社会性减少双重压力下,


各地开始进行布局调整,< /p>


由此而




带来 的学生上学远的问题,


这一原本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矛盾成为了全国农


村的普遍矛盾。







2


.“两 基攻坚”(


2001-2007


年)


: 寄宿制亦学形式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







200 0


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但是,中西部地区

< br>很多县市仍然未完成普九验收。


为了完成“两基”攻坚的任务,

< br>国家对中西部地


区给予大力扶持,


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为手段,


改善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


学条件,完成“普九”达 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举措。在此政策的推动下,全国


各地农村在省级财政支持下,


多方共同筹资兴建寄宿制学校,


有力地促进了义务

< br>教育的普及。


自此,


在国家和各省政府的推动下,


寄宿制办学形式在全国农村迎


来了大发展的局面。






2001



5



29


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


“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


宿制学校。”这是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将寄宿制学校的范围扩大到全国“有需要

< br>的”范围内。为确保“两基”目标实现,


2003



9


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村教 育工作的决定》


中要求:


以加强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 设、


扩大初中学校招生规模、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推进现代远程教育、


扶助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为重点, 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显然,这一政策文件将农村寄宿制学校


作为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


赋予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巩固


提高普及义 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的重任。为了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2004

< br>年


2



19

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西部地区农村寄宿


制学校建设工程 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从


20014


年起,用

< p>
4


年左右的时


间,中央投入


100


亿元,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


建设银行金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