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例分析与研究
忍无可忍的意思-119消防日
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研究
参与研究教师:宝山区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课题组成员
指导与撰写: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
余亚萍
一、
选题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算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
学教材编排中,关于“除法运算”的内容,基本划
分成
3
个知识组块,
它们分别是
“除数是一位数的整
数除法”
、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整数除法”
< br>、
“小数除法”
,且分布在
不同
的年级段学习。
然而,
无论是哪个年级段的
“除法运算”
学习内容,相对于同年级段的其它的算法学习内容来说,都
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小学生学习这一
内容时,一般存
在以下困难:
(
1
)
难以理解和讲清算理。
(
2
)
p>
学生算法掌握基本停留在记忆各种算法程序上,优
化意识、估算意识
不强,计算灵活性也较差。
(
3
)
p>
学生对算法学习的认识存在思维偏差——算法课的
学习通常就是实现
教师给出的方法。主动探究算法的经验较
少,能力较弱。
p>
对于算法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抽
象出数的过程
,
积累数感;
在从实际情境提出计算的过程中,
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
通过尝试,
探究计算方法。
„„,
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正确率,培养自觉选
择
1
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逐步
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那么,
关于“除法运算”的算法教学,如
何帮助学生摆脱现有学习
困境,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就有必要对其做深入地分析
p>
研究和实践探索。于是,我们选定五年级有关小数除法教学
内容为研
究的突破口,确立研究主题,并就小学生如何建构
算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开展实践、对比分
析与研究,以期能在
实践探究中发现和为一线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
段。
二、
计划
1
、组织研究成员
< br>为了能有效开展研究,我们组织了部分区小学数学学科
带头人、中心组成员和青年
骨干教师形成一个研究小组。
2
、确立行动研究模式
本次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实践——反思——再实践—
—再反思„„
3
、拟定行动步骤
本次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成员独立备课——代表执教
上课——
课后诊断分析——成员修正方案——代表再次实
践——对比分析研究——再次修正方案—
—代表再次实践
——教学案例制作——区域推广实践经验。
三、
行动
(下面是以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的教
学实践为例展开的
2
分析与研究。
)
1
、初次实践
课堂实录节选
(执教:海江小学王蔚)
师:出示(复习引入)
120
÷
30=4
4.5
÷
15=0.3
12
÷
3=
0.45
÷
1.5=
1.2
÷
0.3=
0.045
÷
0.15=
(教师先引
导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推演结果进行验证,然后指出商不变性质在小数除法中同样
适
用。
)
师:
(创设情境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平台。
)
<
/p>
(
1
)
、买
p>
9
本练习本共
10.8
元,平均每本练习本多少元?
(
2
)
、一块橡皮
0.7
元,用
10.5
元可以买几块橡皮?
(
3
)
、小气球每个
0.15
元,
1.8
元可以买几个小
气球?
师:能列出解答这
3
个问题的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p>
10.8
÷
9
10.5
÷
0.7 1.8
÷
0.15
(学生独立完成第<
/p>
1
题的竖式计算。
)
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那么,象
1
0.5
÷
0.7
、
1.8
÷
0.15
这样的除数是小数
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着重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p>
提问:有没有办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呢?
(此时,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利用商不变性质解决新问题……)
执教教师认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关键是先利用
商不变性质将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再按除数是
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计算。因此,首先应通过复习激活相关
知识——商不变性质,来引发新问题解决思路——利用商不
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
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实践效果
:由于课始出示了一组利用商不变性质进行
3
填空的习题,使大部分学生自然想到了借助商不变性质把小
数除法转化成整数
除法,课中没有多种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
法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掌握了除数
是小数的除
法的竖式计算,整堂课上得比较顺利。
课题组成员讨论质疑
:当学生有能力自主获得新问题
解决思路时,教师是否还有必要进行思路引导
?教师预设的
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课题组成员
< br>通过讨论形成共识:第一层次的填空题,虽然只是表明了商
不变性质在小数计算中
同样适用,但同时也明显的暗示了学
生新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用商不变性质可以把除
数是
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解决。虽然知识
技能目标达成度较高,但教师在激活旧知,使学生判断推理
符合逻辑的同时,将高水平认
知要求降低为低水平的认知要
求,即缩小了学生思考的空间,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p>
讨论建议
:过多的知识铺垫,有时会不利于学生深层
次的思维。
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关键是转化思想的运用,
同时,
“除数是小数除法”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用以获得
数
学转化思想的极好素材。因此,建议采用减少教学铺垫,
直接从同类的思想方法引入,让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
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第二次实践
课堂实录节选
(执教:海江小学王蔚)
4
谈话引入:同学们,前段时间学
习了小数乘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
利用这种转化思想,
可以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那么,同学们能否继续用这
种转
化思想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问题呢?
出示题目:
1.8
÷
0.15
1.02
÷
0.8
师:
今天我们就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随即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p>
(学生尝试解决第一题后板演并交流。
)
板演:
生
p>
1
:
1.8
÷
p>
0.15=12
1.2
15
)
18
15
30
30
0
生
2
:
1.8
÷
0.15= 1.2
1.2
0.15
)
1.8
15
30
30
0
生
3
:
1.8
÷
0.15=0.12
18
÷
15=1.2
因为
被除数扩
大
10
倍,除数扩大
100
倍,所以商缩小
10
倍。
„„
(学生大部分把小数除法转
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但通过竖式计算,产生答案各不同。
)
实践效果
:
学生在教师的谈话引导下,利用原认知结
构中的已有知识——小数乘法计算的转化方法(
先把小数看
作整数计算,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进行类比思考:除数是
< br>小数的除法计算也可以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商的
小数点的位置。但是在
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时,遇到
新的学习困难——难以找到一个统一、便捷的方法。
因此,
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课题组讨论质疑
< br>: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是转
化思想的运用,因此,认为在课堂引入时,从
同类的思想方
法引入比较合理。但为什么不能达成预期教学效果呢?课题
组成员分析认为:在课前分析中忽视了对学生认知能力水平
的分析。
“数学转化思想”对一个刚开始学小数除法的小
学生来说还只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目前的学
5
生并不能很清晰的认识数学转化思想的本质所在。那么,当
教师
从
“回忆一下,
我们是怎样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
来引导学生“利用这种转化思想,可以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
学过的问题
,从而解决新问题”时,学生对于转化思想的演
绎更多的是基于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
——小数乘法计
算的转化方法(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积的小数点
的位置)进行类比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也可以先把
小数看作整数计算
,再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在这样的思
路引导下,学生探究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确定商
的小数点的
位置?”由于利用小数乘法计算的转化方法迁移至除数是小
< br>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在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时,却难
以找到一个统一、便捷
的方法,且带出更多新问题,不能达
到利用“化新为旧”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初衷,
因此,
影响了课堂效益。
讨论建议
:通过两次的实践、交流与反思,课题组成
员普遍感受到,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任务提出
,必须基于学
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由于实践课
中学生的认知状态还处于:能在问题的驱动下想到某一种解
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但有意识的运用“化新为旧”的思考策
略来解决问题的意识是不强的(也就是新情境问题
解决的策
略性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不强)这样一种水平状况。因此,
第二次实践中的学习任务给出,就显得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