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绝世美人儿
736次浏览
2021年03月03日 18: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趁)


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 教学中,经常要用到变式:变式就是在教学中,从不


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


不断地变换事物的非本质性属性,


而突出本质


属性, 并使有关的本质属性相互“联结”,形成“主心骨”,让学生


领略“万变不离其宗”的奥 妙。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




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 概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从具


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变式,


有利于


对概 念的理解和提升。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有位老师是这样设


计的;教师创设了猴妈妈 分苹果的情境: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苹果,


她带来两盒苹果,小猴打开一盒(

< p>
4


个苹果),师问:怎样分才能公


平?接着分第二 盒,(


8


个)(没打开),师还是问;要分得公平,

< p>
怎样分?然后,教师追问;


为什么苹果数量不一样,都用四分之一来


表示?学生说:


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四份,


取 其中的一份就用四分之


一来表示。接着老师又出示


12


个苹果,你能从图上找出它的四分之


一吗?在这个片断中,


为了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四分之一,


老师变换非


本质性 属性,让学生分


4


个苹果,


8


个苹果,


12


个苹果的四分之一,


突出不管分多少个苹果,


只要把它们平均分成四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


四分之一表示。



在几 何初步知识的概念教学中,如果仅以某种位置的图形引导学


生理解,

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和感性经验较狭窄,


会导致对知识


理解的片面性。因此,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变式,将


各种不同位置的图形 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



有位教师教学《认 识线段》一课时,为了给学生巩固对线段知识


的认识,设计了一个“出手指”的游戏,将 各种不同的图形展示给学


生,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 判断。


当大屏幕上出现这样一


个图形时:



一个女孩子判断它是错的,问她:


“你觉得它错在哪里呢? ”那


个女孩子说:


“它是斜的,而线段应该是平的。”这时的教 师意识到


呈现给学生的图形过于单一,


因此学生已经在头脑中给 线段建立了一


个固定的模式。


于是教师带领学生紧紧围绕


“线段”


的特点加以判断,


并利用手中的毛线 进行演示,


试图引导学生走出这个误区,


建立起正


确、全面的认识。又如;教学“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时,变式的练习


更为重要 。


因为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类,


每一类的高的位置


并不完全相同,


有的甚至差异很大。


所以三 角形的高是学生学习的难


点,


学生往往看到倾斜的线段就不认得 是高,


常常画高时总要垂直水


平方向,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高的 位置应是不同的,使学生对“高”


的概念有本质的认识。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凭着自学课本的初步感知说 一


说、指一指三角形的高,然后课件出示标准的三角形的高。紧接着再

< br>出现将标准的高的三角形进行


90


度旋转、


135


度旋转、


150


度旋 转、


175


度旋转、


180

< p>
度旋转——


360


度旋转。每旋转一点都问:现在 还


是不是三角形的高?是不是还是从顶点向对边作垂线,


在这些 变式高


的出现和观察之中,学生在变化中看到了不变,即高的本质:从一个


顶点到它的对边作垂线。线的方向在变,垂直于底没有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


物的形状想象出 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


进行几何

< p>
体与其三视图、


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而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


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能认识各种位置上的图形,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备课< /p>


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巧妙变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带领学


生理解知识。




二、




变式在几何教学中的作用:



在几何教 学中,蕴涵着许多有利于变式的信息,特别是图形的周


长、面积和体积等,教材的编写中 明显地体现了“转化”思想,转化


思想其实就是对形体的变式,通过形体的方位、形状等 的变式教学,


可帮助学生


“打通”


各外 表开头不同、


实质有联系的形体的


“关节”


有效运用变式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




如;通过“等积变形”加强形体的变式与联结,几何形体的等积


变形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几体形体间的变

式,让学生感悟“形在变”的思想。如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可以


引导学生在一组 平行线之间画出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而学


了“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后,则可以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如何在一


组平行线间画出面积相等的三角 形和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导学生探


究“高”相等的情况下,怎样变“底”,才能使它们的 面积相等。




2




如:通过“化归”思想加强形体间的变式,从教材的编排体系上


看,先安排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而此后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


形、梯形甚至圆形面 积的学习,都是通过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转


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即运用“化归”的思 想进行学习的。这样学生在


割补、平移、旋转的同时,不仅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迁移,学会 了面积


的计算方法,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p>


理解了数学知


识之间的相互联结的趣味和奥妙,给学生的轻松学习 奠定了学习基


础。



三、变式在练习设计中的作用:



数学 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


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 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


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当成为有经验的“舵手”,做 好变式练习设计,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 /p>


例如在讲“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时,可以设计如下的变式题,


逐 步巩固得出的商不变性质的概念。


第一层次:


各题的商是几?已 知


40


÷


20



2


,那么(


40

×


10


)÷(


20


×


10


)=?第二层次:在□里填

上适当的数字,在○里填上“×”或“÷”。已知


24


÷< /p>


6



4


,那么< /p>



24


×


2


)÷(


6


○□)=


4


,(


24


○□)÷(


6


÷


3


)=

< br>4


。第三层次: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已知

< p>
30


÷


6



5


,那么(


30


×□)


÷(


6


×□)


=< /p>


5


。以上一系列的变式题由易到难,一环扣一环,不超过当时学生


的认识能力,坡度适宜,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

练。



例如在学过角的度量方法后,可出示这样的两个变式 图形让学生


巩固量角的方法及技巧。




1






























2





第(


1


)题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旋转量角器去量角的技巧。


第(


2


)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要把角的一边延长后才能在量角器上读


出刻度的 方法,并且这一题中有钝角、锐角、直角。这样的变式题就


能起到画龙点睛、举一反三的 作用。



例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可以设计以下变式 练习,让


逐步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第一层次:各题的积是多少?


6


×


2=12


,那


6


×


20=






6


×


200=






积是多少?怎么变化的?第


二层次:


12< /p>


×


45=540


,那么(


12


×


3


)×


45=







12


÷< /p>


3


)×


45=







积是多少?为什么?第三层次:


12


×


45=540



那么



12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


掩饰的近义词-贴现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