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的训练(论文)
年货有哪些-韩国护肤品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的训练
作者:郭秦岭
发布者
:
郭秦岭
日期:
2010-04-12 11:31:25
点击量:
832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是学生对文本认知和文本理解、
感悟的重要体现形式。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
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
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
的理解能力和表
达能力。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训练,
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
更是离不开朗读的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对朗读的要求是: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
流
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崔峦老师在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若干问题的问答(一)”一文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低年级学生的
朗
读,最要紧的不是读出感情,而是把字、句读正确。所谓读正确,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不仅是生字的
字音,还包括轻声、儿化和变调;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
复读字句;还要读出句中、句
间以及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上述每
一项要求,
都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
在读正确、
读流利的基础上,
再指导学生读出适当的语气。
有些低年级教师在
朗读训练不能够真正落实,如:
1
、教师分析讲解提问多,学生读书时间少。教师
往
往把一篇课文问得支离破碎,讲的头头是道,教师的“辛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挤掉了学生思
维的时间。
2
、朗读训练学生陪衬多,学生参与读书
少。有的课堂上,朗读训练只是为教师下一步的教
学环节服务,一两个学生读正确了,读
流利了,读的有语气了,就进行下一个环节,忽视了大多数学生
的朗读的情况。
3
、教师对低年级朗读的要求不明确。表现在对“读正确”概念不清,教
材中出现的轻
声、儿化和变调落实不好,朗读的层次性不强,看不到训练的过程。
4
、教师朗读认识到位,朗读指导
方法少。课
堂上,朗读指导的方法单调,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朗读效果也不好。
如何落实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呢?
一、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低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琅琅上口,对课文内容的要求只是了解。因此,
低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要求,不拔高,对课文内容不做过多地讲解、分析,真正潜下心来带领 学
生读书、读书、再读书,直到读正确为止。
二、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听别人读三遍不如自己动口读一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朗读
中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自读、同桌互读、座位前后四人结成小组轮流读、齐读等。对于重
点句子、
重点段落要反复读。
三、要
体现朗读训练的层次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具体到一课书,
学生也要经历一个逐步读熟、读懂的过程。
朗读课文,一
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训练下,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读正确,读流利。做
到不
唱读、不丢字、不添字、不读天书。二年级学生要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读出语气,读好长句间的停顿,不读破句,读好句间、自然段间的停顿。以后随着年级的升高,朗读的<
/p>
要求也越来越高,朗读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具体到一课书的朗读,也应体现出层次性:首先
引导学生借
助拼音读正确课文,其次是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在要求读流利,课堂上要看出
学生朗读水平有低到高的
变化,看出学生的发展。
四、选择适当的朗读方式
课堂上读书
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
1<
/p>
、范读范读是指导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朗读的最快捷的方法。一年级学生由于受识字量的
制约,
朗读的文章少,
学生不会连词、
断句、
掌握不好语速,
语调,
读不出句
子的语气和表达不出相应的感情。
因此,课堂上教师必要的范读非常重要,通过教师的示
范,学生指导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在教师范读的
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做到
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四到”。即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手指指到,嘴
巴
读到,这一点尤为重要。
2
、评读
重
视朗读后的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享受朗读的乐趣,体验朗读成功的喜
< br>悦之情。课堂上,教师指学生读书,要求其他孩子用心看书,认真听同学读书,读后评一评,说说那里 p>
读的好,哪里加了字或漏了字,哪里读错了字等等,接着再进一步进行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等,其他
孩子评,比比谁听得最认真?对认真的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小红花等,激起孩子
们听的积极性。
3
、教读
小
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喜欢得到别人的夸奖,针对这一特点,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
< br>用,让他们教读,这样,老师可以有时间去巡视,督促孩子们是否做到“四到”,还可以随时纠正教读 p>
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同时选“小老师”这个举动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他们眼
里,老师
是那么神圣,能当上“小老师”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肯定!人
人都会为之而努力。
4
、自读
自
读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有利于学生反复练习朗读,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学生自读时,教师巡视
< br>指导,表扬读书认真专注、读书姿势正确的同学,帮助指导读书有困难的同学。
5
、分角色读
分角色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读书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低段课文文字兼美,
故事性强,人物对话多,比较适合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要在学生的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行。分角
色朗读时,首先要弄清每个角色的身份、年龄、和特点。然后讨论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角
色的特点。接
着抽人试读,读了大家评,评了又读,然后再抽生分角色读。最后可以按小
组分角色读,这样能带动一
些弱差生也参与进来,提高课堂效率,在这样来来往往的过程
中学生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6
、表演读
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的,让学生带头饰、做动作进行表演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
培养了表演能力,还能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先让大家去<
/p>
记记每个角色说的话,想想每个角色的表情、动作,然后分别选了几组孩子进行表演,请其
他孩子当旁
白。演了评,评了又演。孩子们一次比一次演得精彩,逼真,热烈的掌声久久
在教室回荡„„
通过演,
孩子们仿佛
身临其境,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其中的每个角色。把自己真正融入了这个童
话故事中„„
7
、齐读
齐
读训练面大,但要注意不要唱读,学生不能有口无心的读,不能只用口,不用眼。
p>
总之,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朗读,教师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用心指导,
扎实
训练,持之以恒,定有成效。
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是集
眼、耳、口、心于一体的复杂的心智活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
利于情感
的激发,
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记忆,
< br>而且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想象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在教学中具体做
法如下:
1.
把握住朗读的指导思
想和重点,打好朗读基础。读一个句子,或一句话,或一篇短文,首
先要求用普通话读,
读得正确;其次要求读得流利,不断句、不重复;再次,朗读时,要根
据标点符号的运用
,掌握住停顿时间的长短。
<
/p>
2.
掌握住朗读的技巧。要富有情感,自然地读出轻重、徐疾、抑
扬顿挫的语调语句。如
《一株紫丁香》
一文中,
它是一首诗歌,
描绘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深厚的感情。朗读时情绪
要饱满些,声音响亮些。通过朗读传递师生情
3.
指导学生朗读,要使用启发、提
示的方法,不只是声音、语调等表达方法,而是在深
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
围绕中心思想展开想象和联想,
产生真情实感,
从而找
到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如
《看雪》
一文,
细腻、
生动地描就
不宜用高昂、
响亮的语调去读,
而应用略带惊讶、欣喜、节奏感
较强、鲜明的语调来读,以表现作者的喜悦及期盼。
这几点,看似简单,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
,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
要想做好这几点,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在朗读训练中。可
以先指名领读或齐声朗读,
带动那些朗读基础不好的同学敢大声朗读;再同桌、前后结成
朗读小组,互相对读,分角色
读,彼此交流,彼此监督,互相指出优缺点,使每个学生都
有充分阅读的时间,都能得到朗
读的训练。
最后老师采取布置任
务、
定期检查的方法,
约束学生在家里进行朗读训练,
这样,
就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br>
只要学生能坚持不懈地
练下去,
读下去,
读熟了,会背了,那些范文的语言就能进入到
学生的语言储备库里去,
那些范文的种种表达方法,种种修辞方
法,种种篇章结构等,
就能
变成自己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素质。
关于朗读教学的经验总结交流论文
新标准明确指出: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
< br>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
朗读就是
“口而诵,
心而惟”
,
它出之于口,
入
之于心。
“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体会语言的<
/p>
有效途径之一。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这就增加了大脑皮层的
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
语感。因此说,朗读实际上是对作品进行的再创造。所以,不仅教师要在课堂
上读起来,
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琅
琅上口的作品,
或朗读,
或吟诵,
或吟唱,
< br>或记背,
通过这样多样的朗读活动,
让学生多多积累名言
佳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的朗读,既能陶冶学生
的思想情操,又能提高学生的审
美能力。
那么,
我们该怎样进行朗读
教学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摸索出了一些行
之有效的方法
:
一、要给学生明确、具体的目标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朗读,不是乱读,更不是滥读。在听课时,我发现有的老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
任务和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老师不但没有仔细听,反而是忙着板书或自己
思考着下
一个教学步骤,
这样一来,
老师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
无数
了,
所以也无法对学生刚才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性的评价,
这种放羊式的无所
收获的朗读方式是毫无价值的,这样的朗读只
是一种形式。每一次的朗读,都
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要求。
如在初
读课文之前,
我总是提出简单明了的要求:
(
< br>1
)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给你印象最
深的是什么?
对于课堂上的个人自读,我总是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从不
搞走过场,草草收兵。对
于美读,我要求做到声情并茂,不仅要求学生读准字
音、节奏和语调,还严格要求学生读
出感情,并注意把握好朗读的速度。这样
的朗读,学生就能进入语境,才能体验文章的语
言美和情感美。在分角色朗读
时,
先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
、
练读,
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
朗
读时,
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对于集体朗读,我首先就要求学生
p>
读得整齐而有气势,其次要求读出感情。
这样,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每个朗读的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在整个
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加快
了,对文章理解的深度
也加深了。
二、要给学生灵活、多样的方法
美国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
“学生对学习教材本身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不过
的动机。”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多种朗读形
式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
趣,
如:
自由读
,
小组读,
指名读,
分角色读,
配乐读等等。
尤其是配乐朗读,
它是属于现今
语文课改中涌现出来的全新阅读方式。
阅读时,
可选一首与课文
表达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
使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
自主地走进课
文,在文字与乐曲的交汇中畅游。
诚然
,各种形式的朗读均
有其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而
定。如第一课时中,在初读课文阶段,
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
容。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
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
演读等形式。
这是符合学生需要且符
合认知规律的。
或可采用指明朗读能力强
的学生个别读;
第二课时中,
可采用对读、
分角色读、
赛读、
录音朗读等方式;
我们知道,每种形式
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不尽相同,如范读与学
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
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
意图也就不同。
又
如美读,
即表情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
/p>
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
分角色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对于
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
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
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配乐朗读,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
境。
配上乐曲来朗读,<
/p>
可以营造情境,
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活跃课堂气氛,
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诵读,即背
诵。
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
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
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
篇,
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增强语感,陶冶思想情操,提
高审美能力。
因此,
我们教师要精心
设计朗读训练过程,
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教学环节
中读的形
式,让它们各尽所能。学生在朗读中领悟文章的内涵,感受到朗读的
乐趣。
三、要给学生科学、激励的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
鼓舞。”儿童尤其喜欢鼓励和赞美,激
励性的语言能使他们感受到被赏识的快
乐,产生自信,获得动力。所以学生学习朗读时,
教师要摆正心态,不要期望
过高,求全责备,说学生这里没读好,那里没感情,这样会打
消学生朗读的积
极性。当然,也不要漠视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一味地称赞学
生,
这样极易使学生“迷失自我”。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作出公正
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又明白尚须继续努力的地方,然后
< br>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朗读学习中来。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情感丰富,富于形象
思维
。他们所接触的教材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洋溢着浓浓
的儿童文学色彩
。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评价时,也要从学生的童心出发,倾
心营造与他们心灵相通的情
境,
评价语言力求融教育性、
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
体,富有童真童趣。朗读评价语言,是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
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朗读评价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影响着朗读教
学的质量,
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要经常利用富
有
指导性的评价语言清楚明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以便及时
解决学生朗读中
存在的问题,学生也能从教师的指导中储备更多朗读方面的知识。
通过
对朗读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然后在
评价基础上再进一步朗读
,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加深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
言的目的。
我觉得,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是完全
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赠刘景文》教学反思
2014-11-6 10:12 |
发布者
:
404130436
|
查看
: 52 |
评论
: 0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
< br>从语言文字上看,
它用的是古汉语;
从表现
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
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
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
,解释词句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结果是把一
篇篇充满着
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
其实,古诗具有
“一
诗一画”的特点。
“
一画”
,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我们学习古诗首先就要带领学生看到诗人
所感的那个场景,
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
< br>诱发学生的情感。
在本次教学中,
我借助音乐、
图片,让孩子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
去听、去悟。学生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此时此刻他
p>
们的情感也在不断积淀、不断升华,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